把馬鈞說服,對諸葛亮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畢竟如今天下人心中,劉備才是正統,只要在道義上說服馬鈞,那就夠了。

在大義面前,諸葛亮連王朗都能罵死,說服一個馬鈞有何難。

特別是在馬鈞面前展示了一下連弩的威力,馬鈞就更加動容了。

這麼新奇的器械,對他來說太有誘惑力了,而且他本身就是工匠,用機括髮射箭矢的連弩,就像是壓垮馬鈞心中的最後一根稻草。

馬鈞歸降後,關毅心裡還是挺激動的,畢竟他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有名的發明家。

一個國家想要強大,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啊。

諸葛亮安排馬鈞去了工坊,關毅跟在身邊,鈞見兩人對自己如此重視,這就像是伯樂遇見了千里馬。

這讓他對關毅的怨氣也消減了幾分。

招賢大會也慢慢告一段落,無論是武人還是文人,都發現了不少。

並且這些人,大部分原本都是曹魏那邊的人。

因為曹丕篡漢,他們心向漢室,便來到西川,投奔劉備。

有了不少人才的加入,劉備很是高興:“這樣一來,我軍中人才又充實了不少。”

“依我看,可先由軍師安排他們慢慢熟悉我軍的軍務,待明年開春後,查清楚他們的底細,若是沒有什麼問題,便可以給他們安排職務。”

費禕領命退了下去,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而且這次招賢大會確實舉辦得有些倉促了,很多人可能還在趕來西川的路上。

關毅提出建議,給這些來參加招賢大會的人員安排客棧住下,而且也能預防會不會有細作潛入。

“子毅此舉不錯。”

劉備點了點頭,接著話鋒一轉:“只可惜,現在是人才難求,這些武將大多也只是勇猛之人,充其量也能上戰場,卻不知道是否有統兵之才。”

“主公不必多慮。”

蔣琬說道:“只要多加培養,或許將來也能變成大才。”

諸葛亮也說道:“公琰所言極是,可以暫且將這些人分配軍中,等了解他們的能力後,便知是否能夠重用。”

劉備也不著急,看了一眼這次脫穎而出的文人名單,說道:“這名叫魯深的人,文偉先前提到過,那這個叫徐正的人,能力如何?”

諸葛亮回道:“魯深之才,擅於內政,明年需要進行農業改制,我認為此人頗有才能,可以讓公琰帶著培養。”

劉備說道:“很好,那徐正呢?”

諸葛亮搖搖頭:“此人先前並未聽說,所以我並不瞭解,不知公琰可否瞭解?”

蔣琬回道:“徐正乃是新野人士,善於帶兵打仗,我以為他有軍師之才。”

劉備眼睛一亮:“哦?若是這樣的話,那可要多加培養啊。”

他南征北戰數十年,自然知道想要得到一個帶兵打仗的軍師有多麼難得。

自從龐統戰死,法正病危,現在緊缺的就是這樣的人才。

就算有諸葛亮在,但僅僅依靠一個諸葛亮,那是不夠的。

“報!”

就在這時,一個傳令兵走進來彙報:“主公,軍師。”

“有一個自稱是徐正的人,想見主公和軍師。”

諸葛亮似乎並不意外:“此人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