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招賢令(第2/2頁)
章節報錯
關毅說道:“上千年來,招攬人才一直都限於文武大臣和世族,那民間的人才,不知道埋沒了多少。”
“無數百姓也有報國之心,可他們卻報國無門,最終一生只能默默無聞。”
馬良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在封建社會,思想禁錮,能夠進入朝堂入官的人,大多數都是世家和為官者。
甚至有些為官者,他們的爵位,就如同皇帝的世襲一樣,永遠都是傳於子孫後代。
雖開創科舉,給百姓們一條能夠脫離階級的機會。
可多少百姓中舉,卻莫名其妙的被頂替?
普通人家的百姓,能夠當上一個小小的縣令,那就是祖墳冒青煙了。
“子毅說得對,我們招攬人才,不能再只限於世族和文武大臣。”
諸葛亮說道:“只是我沒想到,子毅除了能征善戰,就連內政都有獨特的瞭解,那子毅以為,該讓誰來主持這場招攬人才大會?”
關毅想了想,說道:“就交由蔣琬和楊儀吧。”
本來關毅心中有更好的人選,那就是法正。
只可惜法正臥床不起,病能不能好起來都還另說。
劉備微微點頭:“此事有利無弊,但行動起來卻不容易,而且還要向曹魏和東吳散播訊息,那就要早做準備了。”
關毅心裡倒有個更好散播的手段,只要劉備肯馬上登基稱帝,繼承大漢,振臂高呼,學習曹操一樣頒佈招賢令。
那天下有識人士全都會湧入西川,這樣西川的人才就不會稀缺了。
只是諸葛亮未開口,關毅也沒有說出這個想法。
諸葛亮這麼聰明的人,怎麼會想不到這個辦法,但他不說,心裡肯定有別的顧慮。
“子毅,成立情報部門之事,是你提議,想必你心裡有完善的計劃。”
諸葛亮忽然對關毅說道:“不如由你出面統領情報部門,如何?”
關毅聞言,頓時一愣。
他怎麼都想不到,諸葛亮會推舉他,要知道,這個情報部門,只聽命於劉備和諸葛亮。
那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力巨大。
如果由關毅來統領情報部門,那他在西川的地位,就僅次於劉備和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