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關毅來到劉府找到劉備,諸葛亮和馬良都在,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繼續勸劉備登基稱帝。

不過關毅沒有主動提起,不然會被劉備誤以為,自己想要加官封爵。

看到關毅進來,劉備笑道:“子毅,東吳賠償的錢糧全部到了,還有東吳的六艘戰船,這一次,我軍的實力大大提升,這都多虧了子毅啊。”

關毅一抱拳,謙虛道:“主公謬讚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這次東吳也有千餘將士投靠我軍,我認為,可以讓這些東吳的降卒加入水軍,這有助於我軍水軍的發展。”

“還有那些東吳的船手,主公也可以將他們留下來,幫我軍多培養一些船手。”

關毅補充一句:“等我軍的船手足夠多了以後,再將他們送回江東也不遲。”

聽完這些話,諸葛亮讚許的看了關毅一眼,說道:“子毅所說與我不謀而合,剛才我和主公已經商議過了。”

“現在已經派人去江東和孫權交涉,就說孫劉兩家既然已經重歸於好,而西川水軍弱小,希望江東能夠幫忙,等西川訓練出新的船手,再把這些江東船手給送回江東。”

說完這話,大家紛紛笑了起來,孫權要是聽到這個訊息,估計得被氣個半死。

“主公,還有一事。”

關毅又說道:“東吳的船手和降卒要分開,畢竟這些降卒在江東這麼多年,對江東還是有些留戀。”

“若是這些船手暗中說動這些降卒,很有可能這些降卒又回返回江東。”

“這對我軍來說,會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劉備點點頭:“子毅說的有理,不過訓練水軍是個長久之事,短時間內,我們西川的水軍,是無法與江東水軍相提並論的。”

“訓練水軍之事,可以慢慢來,不用著急。”

“況且,東吳水軍再強,也只能防守,而無法圖謀中原,如今兩家重新結盟,我們倒也不用太在意東吳。”

諸葛亮說道:“眼下,曹丕篡漢,我們作為大漢正統,應儘快想辦法北伐,消滅曹丕,重建大漢!”

“所以,我軍應當儘快訓練出一支驍勇的騎兵!”

關毅點頭道:“軍師所言極是,前幾日班師回蜀時,我就和子龍將軍議論過此事。”

“此次東吳賠償充足的錢糧,我建議,應當拿出一半的金錢來擴大騎兵。”

關毅看著劉備,問了句:“主公,子龍將軍可否跟你提過此事?”

“子龍這幾日軍務繁忙,還沒有時間來跟我彙報。”

劉備說道:“騎兵之事重中之重,子龍和孟起訓練騎兵有經驗,等他們忙完手裡的軍務,再召集他們一起商議。”

關毅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

劉備忽然問道:“子毅,你突然來見我,應該是有什麼要事向我稟報吧?”

關毅這才想起來,便把荀雲家人的事,告訴了劉備。

“主公,荀雲乃文若先生之後,文若先生也算是大漢世代忠良。”

關毅說道:“這次曹丕雖然放了荀雲的家人,但難免曹丕不會反悔,所以我想懇請主公,接荀雲家人來西川,以免荀雲家人再遭到迫害。”

“荀雲已經在我軍中為官,他的家人我們也自然要保護。”

劉備看向諸葛亮:“孔明,你認為該如何救?”

“想要荀雲家人帶來西川,此事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