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口!”

“陛下剛剛遇害,你們就勸諫我登基稱帝!”

劉備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怒斥道:“難道你們要讓我像曹丕一樣,做一個不仁不義的逆賊嗎?”

此話一出,大殿內一陣沉默,眾臣沒有一個人再敢開口勸諫,就連諸葛亮都閉上了嘴。

關毅見狀,他知道劉備早晚都是要登基稱帝的。

而且現在漢帝被廢,大漢已經是群龍無首,若是沒有人站出來繼承大統,那天下心向漢的人,又怎麼扶起大漢?

而劉備,毫無疑問是最適合繼承大漢的人選。

“主公,曹丕篡漢,漢室衰微,天下有扶漢之士皆群龍無首,彷徨不知所歸。”

關毅猶豫片刻,立刻上前一步說道:“主公作為漢皇后裔,理應繼承祖先大位,匡扶漢室。”

“主公若想復漢,就應登基稱帝,隨後振臂高呼,彙集天下英雄復興漢室。”

“否則天下人人迷茫,不知帝室所歸。”

“如此下去,天下有識人士都會被曹丕逆賊所矇騙,忘記大漢國威,主公切勿再猶豫。”

見關毅又到頭勸諫,眾臣包括諸葛亮和趙雲都紛紛跪拜在地,請求劉備登基稱帝,繼承大統。

看見這一幕,劉備緩緩坐下,面露痛楚,悲傷落淚,嘆息道:“陛下蒙難,我不能拯救陛下於水火之中,已然對不起列祖列宗。”

“如若我再稱帝,那豈不是大逆不道,違背祖宗?”

諸葛亮是最瞭解劉備的,見劉備不答應,知道再怎麼勸也沒用,便說道:“主公,切勿哀傷,登基之事可以隨後再議。”

“眾臣也切勿再勸,容主公再三思。”

眾臣這才沒有繼續勸下去,劉備也擦掉眼角的淚水。

沒多久,大家都相繼散去了。

劉備情緒低落,諸葛亮就讓馬良攙扶著劉備下去休息了。

大殿內,就只剩下諸葛亮和關毅幾人。

“軍師。”

張飛看向諸葛亮,有些焦急道:“大哥怎麼都不願意登基稱帝,你說這才如何是好啊?”

“主公是仁義之君,當年從許昌逃出來,為的就是誅殺曹賊,拯救陛下於水火。”

諸葛亮嘆了一口氣,說道:“可現在陛下蒙難,主公正處於悲傷之中,自然是不願意登基稱帝的。”

關毅知道劉備心裡所想,要說皇帝,誰不想當,劉備當然也想當。

但他現在還不能當,漢帝剛剛被篡位,如果劉備就這麼稱帝,那天下人會怎麼看他。

所以此事不能操之過急,關毅開口道:“曹丕篡漢,這天下能夠繼承大統的人,唯有主公一人。”

“所以主公登基稱帝之事,那是必然的,但也不能讓主公立刻稱帝。”

關毅提議道:“我們只有慢慢讓主公接受,眼下只有穩住人心才是。”

“子毅說得有理,眼下也只有如此了。”

諸葛亮點頭道:“如今天下有心之士向漢之心開始動搖,而曹魏當中人心也必然浮動。”

“若是主公早日繼承大漢,就能使天下人士歸心。”

諸葛亮若有所思道:“如今正是拉攏天下人心的時候,萬萬不可錯過了。”

張飛和趙雲對視一眼,隨即對諸葛亮一抱拳,說道:“軍師,主公最信任的就是你了,還望軍師能夠勸好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