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讓開,朕要裝逼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日,清晨之時,紫氣東來,明光微露。
長安城皇宮,太極殿內,紅柱參天,金鑾肅穆,群臣整袍,斂容屏氣。
李世民一身龍袍,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一身煌然霸氣,目斂神光。
殿內,一名官員站了出來,他開口言道:“陛下,戶部已清點出含嘉倉洛口倉餘糧,可……遠不夠河東賑災所需………”
此人身穿袞冕緋色官袍,冕有九旒,青衣纁裳,繡有九章紋,金玉飾劍鏢首,位列文臣首排,而他,正是當朝戶部尚書戴胄。
李世民回道:“朕其實心中有數,兩倉積糧不過一年,唉,又能有多少糧食呢?”
然後,一名身材瘦削,寬眉冷臉的老頭,走出文臣佇列,他正是歷史上李世民又愛又恨的鐵頭娃,魏徵!
魏徵敬聲請言:“陛下,河東道流民四散,並且已有向京畿道匯聚的趨勢,朝廷必須提早安頓,否則必將影響今年百姓過冬啊。”
李世民聽後,眉宇微撇,嘴角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然後毫不猶豫的說道:“那便只有興河東水利,廣修河道,以疏河東秋洪~”
此話一落,除卻房玄齡杜如晦以及程憨子三人心中一樂,無不滿堂皆驚。
房玄齡杜如晦互視一眼,眼存戲謔,陛下分明是要開始裝逼了啊~
頓時,殿下低聲議論四起,哪怕是個武將都知道,以現在大唐的國力,怎麼可能修得起河道?而且還是涵蓋河東道三州水利?
這種勞民傷財的法子,陛下怎會如此冒言?!
群臣首列的國舅長孫無忌都是眉鋒一撇,以他多年對李世民的瞭解,難不成陛下是故意為之?那陛下又有著什麼把握呢?
魏徵聽言,連忙面色一變,衝了出來急忙說道:“陛下,不可!天時不利,國庫拮据,此時修繕水利,廣通河道乃勞民傷財之舉,且河東道非一州一縣之地,再加上災民流連,若冒然此舉,豈不是動搖我大唐國本?!”
隨後,一眾御史臺的諫議大夫紛紛奏言,滔滔不絕,大談此法之弊!
李世民慢悠悠的聽著魏徵等諫議大夫和文臣的諫言,拒不對言,直到殿下說了足足一刻鐘,李世民才慢慢有了動作。
都說完了是吧?說完了就讓開,朕要開始裝逼了~
李世民緩緩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虎目沉光的掃視了一眼朝野眾臣,他之前本以為,天下英才皆聚於這太極殿內,但,所謂的朝野能人無數,卻無一人能有著唐小子的眼光與治國之才………
李世民裝作嚴肅的緩緩說道:“可朕,卻非要修繕這水利!朕不僅要修繕水利,還要疏通河東道五大河道,修建明渠,通達黃河!”
嘶~
臺下群臣一下子就愣住了,今日陛下是怎麼了?雖然陛下有時候是有點頭鐵,但從未像今日這樣莽撞過啊!
沒看到朝野上下一片反對的聲音嗎…………
雖說相傳帝皇手掌天下萬物萬民的生死,高高在上,擁有著絕對的權利。
其實在華夏曆史上很多朝代,並不然。
朝野上下,也並非帝王的一言堂,當朝中大臣的聲音反對到了一定程度,也會存在很多制衡,哪怕身為帝王,有時也是無可奈何。
李世民冷聲一喝:“呵呵,那爾等說說,我大唐應該如何解這秋洪之災?又如何安頓河東道三州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