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拿起酒罈,給唐蘇凡慢慢的滿上了酒,連忙說道:“唐小子你且說說。”

唐蘇凡瞥了一眼,看來老李很上道嘛~

於是慢慢開始說道:“說簡單其實也簡單,就不知道李二想不想得到了~”

“水利乃農業命脈,興修水利就是發展命脈,水利有三大利國之用,治河防洪,農田發展,以及水運交通~”

雖說唐蘇凡前面說的這些李世民都知道些,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可再華麗的作用沒有本錢也沒辦法去實施啊。

唐蘇凡頓了一下,梳理了一下腦子的河流圖:“關中平原有三大河流,渭河,涇河,北洛河~”

“這些水利的修展從秦國便開始,但自東漢以後便逐漸荒廢,特別是三國魏晉隋末動盪時,更是廢在哪兒的。”

“就說好比今年,如果提前興修水利設施,就拿修建通渠大壩來講,那麼秋洪可以蓄水,今年的水災便不會這麼嚴重,而到旱災,開閘放水又可灌溉,這樣就算災患,也不會太嚴重。”

李世民插了一句:“話雖如此,可無人知陰陽曉天時,算到四年災患,朝廷三年來事務繁多,也只能處理眼前事務而已啊。”

唐蘇凡點了點頭,畢竟不是誰都有他這種上帝視角。

“這倒也是一個原因,這麼說吧,假如,如果今年興修水利及時,今年冬季大雪之後,初春解凍之時,可以存水而用,也能勉強應用明年大旱,至於秋洪,可在夏季之時疏浚河道,讓洪水入黃河,明年洪災也可以解決~”

“所以興修水雖非能解一時之苦,但卻是一個長遠之策。這樣。往後幾年,就算天時不利,也不會壞到哪兒去。”

“所以興修水利這件事不能等啊,否則拖到開春,來不及蓄水,夏季大旱,秋天又是洪災,朝廷可又有的手忙腳亂的。”

李世民幾人心神一震,連連點頭,心頭各自沉思,唐蘇凡說的實在是對,這兩年朝廷忙著手頭事,顧頭不顧尾,沒有做好長遠打算,所以現在遇事則亂矣。

唐蘇凡這小子說的治水一策,更是發人深省啊~

李世民抬頭又問:“雖說此是長遠大計,上好良策,但這與豪門氏族又有何關係呢?”

唐蘇凡美酒下肚,已有三分面紅,用筷子敲了敲碗,慢聲問道:“我問你們,為什麼李二他三年來沒提水利之事?”

還來不及李世民幾人反問捧臺,唐蘇凡便說道:“說白了就是李二他孃的窮啊~”

這句話又如同一把小刀子,扎進了李世民的心坎裡~

見自己老闆被懟,房玄齡端著酒杯說道:“可當今國庫拮据,也未曾想到災患三年,民生疲敝,所以與民生息之法乃是上上策,此時豈不是更不應妄談土木水利之事?”

“切,迂迴之法,治標不治本啊~”

唐蘇凡望了望院子裡的老槐樹,雲淡風輕指點江山的意味倒有了幾分不俗,他繼續說道:“其實一味賑濟災民毫無意義,因為一味的消耗無法產生任何價值。想要吃飯,可以,那就幫國家幹活兒,此乃以!工!代!賑!”

“這樣既可以救濟災民,又可以興修水利。這樣一來,開春化雪,雪水濟旱,旱通秋洪,這樣,今年的雪災那就是瑞雪兆豐年!”

以工代賑!災雪化祥瑞!!!

李世民幾人眼神同時一亮,盯著有著指點江山之氣魄的唐蘇凡眼神火熱,唐蘇凡說的話,簡直字字珠璣!無不在理!

整套水利之工,連治三災,興患與共,甚至一同賑濟災民發展國力,這小子簡直治國大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