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辭封絕,完美落幕。

迎著周遭無論是衣著鮮亮的貴人,或是補布長衫的百姓,亦或者那無數的大唐女子,那無數人的讚歎驚豔聲下。

巡遊中的唐蘇凡自謙的挺了挺胸膛,嘖嘖,這就是當偶像的感覺嗎?

莫不說還真是有些飄飄然吶~

就連身旁張財那廝都在腆著肚子,面色漲紅的一路馬屁,沒有絲毫空擋的停過!

不愧是混跡官場的底層小靈通,這嘴口捧角兒的功夫,聽的唐蘇凡都是自愧不如。

這時候唐蘇凡面色婉轉,如同惡趣味的說道。

“好了好了,張財啊,聖上巡遊,咱們得安靜點,這樣莫不是搶了咱陛下的風頭~”

張財:……

這逼裝完了,謙虛還要自己攬著,張財只有面色乾笑的回應。

你罷了,你是爺,你說了算。

“唐大人文才絕鬥,聖賢無雙,但求唐大人日後多多提攜小人,小人願為大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說好說~”

唐蘇凡腆著臉隨意的揮了揮手,這官場就是花花轎子人抬人,雖然他老丈人是皇帝,但他不驕傲,做一個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侯爵足矣~

正如剛剛詩辭所賦,一夜魚龍舞,今夜的長安喧囂歡騰,熱鬧非凡。

當今聖上的巡遊車隊在一片片的喧鬧聲不斷往前。

一切,都在歡騰,熱鬧的氣氛下進行。

不出小半個時辰,巡遊車隊遊經了整個朱雀大街。

李世民那激盪的心情慢慢平復,那嘴角都快笑僵了,那手更是快僵麻到沒有知覺了。

他必須給天下百姓做一個親民的表率,看到那無數百姓,李世民不得不強行支撐。

隨即在浩大的聲勢下,巡遊車隊向東而轉。

出了朱雀大街,這條街的道路,自然比朱雀大街窄上許多。

那巡遊隊伍兩邊的御林軍,陣型也如同事先演練好的一般,由每行兩列,變成一列……

那隊伍的長度,也便被拉的更長。

這時間,傳來密集的銅鑼鐵鼓的敲打聲!

前方,正是百姓們正在表演著醒獅舞。

也是後世舞獅的前身。

至今為止,醒獅舞源於“驅儺”。

在遠古時代,古人發明了“儺”。

“驅儺”逐漸演變為現代的舞獅。儺獅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進入百姓人家,在驅除疫鬼的同時,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務。

後在唐朝也有諸多文獻論證。

唐《立部伎》中的《太平樂》也稱《五方獅子舞》,亦或者《醒獅舞》。

都是特殊的驅儺儀式。

對於這種,民俗間的傳統熱鬧,自然是沒年長安屢見不鮮的事情。

今日,興許是聖上出遊,驅儺的各色儀式也是多了起來,就連各種面帶奇異面具之人,都是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