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也稱之為歲除之日,年關節,最是這兩天熱鬧。

一年到頭,除了上元節,長安城今日算得是最喧鬧歡騰的時候。

那怕時年災苦,但為了求個吉祥,百姓們也是其樂融融,該忙活的忙活,該過年的過年。

長安街頭多了不少四處奔走玩耍的孩童,街頭更是多了許多走夫販卒。

四處的恭祝聲,叫賣聲,呼喚聲,吵鬧聲……

這也是歷史書與任何文辭都描繪不出來的熱鬧景象。

今日的長安城,除了充斥著年節這個話題,大街小巷都聊起了一件事。

那就是昨夜一少年冠首長安學子會,卻行商佈告大笑而去,半點不給崔鄭兩家的面子。

崔鄭兩家自然不用多說,士族大門,高堂貴族。

一個新晉的朝廷侯爺,直接在人家兩家開辦的學子會上行商佈告。

可謂殺人誅心啊!

這可是話本里都寫不出的故事,一時間,四處緋聲不斷。

但同樣,那小詩仙之名更是傳到了長安城的每個角落。

聽聞詩出絕句,一連七首。

十辭聯句,滿堂無一人可解。

還有一首天外之曲,在那皇家園林芙蓉苑迴盪。

可謂少年奇才,文華斐然於世!

可謂活著的詩仙聖人啊!

一時間,這個話頭被爭論的一時無兩。

而那昨夜行商佈告內容中的出現的天香閣,自然也是再一次圍滿了看熱鬧的人。

不過依舊大門緊閉,那門前裝潢華麗別樣。

這天香閣到底有何不同,讓小詩仙在學子會上佈告開業。

不行,到時候定要來看看熱鬧。

聽聞裡面有一種神思之物,只要稍微一用,那香味便能經久不散,著實神奇。

在那長安城的一個個茶館裡,更是都在討論著……

「我的天,那你是沒在現場見過,那一個個的讀書人吶,臉都憋青了都答不出來人家小詩仙的題,哈哈哈~」

「切,說的你進去過一樣。」

一人頓時就不服了:「嘿,我那表舅家三姑的二兒子,昨天夜裡在芙蓉苑當差,我還不知道?」

另一個人則說道。

「我看吶,人家小詩仙人心大善,人家一個讀書人,為了賑濟災民甘願從商,那士族人一個個還瞧不起人家小詩仙?活該如此。」

「啥,真的?」

「噓,這些實話,咱自己聽就行了,跟你說啊,那當初給人家小詩仙酒館下毒,我猜就是人家崔家下的手,你想想,人家小詩仙的酒肆開起來之前,誰的酒坊最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