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反客為主’(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二關,乃以論典辭。
所謂的典辭,唐蘇凡看清楚才發現,不過類似於對聯之辭,在這時候,被稱為聯辭。
即興依據題目而做出下辭。
而最開始那幾個在臺上爭論討論的,無非就是為了一句聯辭的下文爭的面紅耳赤罷了。
所謂聯辭,大抵不過與後世的對聯春聯有異曲同工之妙,起源於秦朝,那時成為桃符,是中國最早的楹聯。
在三國時期便有了對聯辭作樂的習俗,直至今日,都是貴族士族舞文弄墨的一大趣事。
真正開始運用於民生之起,乃是宋朝,也是人們所熟知的春聯。
最開始,還以為是什麼辯論民生國策題目。
結果一個個興師動眾,口鋒舌劍整得,是一題又一題聯辭。
唐蘇凡不由得撇眉。
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所謂的文人為民的名頭,在這群士族人眼裡,還不如自己舞文弄墨找樂子實在——
這時候,旁邊那橫眉冷目的老夫子指著被端架上來的十個高架,有些冷聲不快的說道。
“此,共有十題,現在只有鄭家大朗鄭明,可解三題,你若是能解出三題以上,自可冠首此關——”
臺下隔著牡江臺,一個神態倨傲,卻刻意裝作雲淡風輕的華袍公子衝著周圍驚歎而來的目光拱了拱手。
此乃當今鄭雲河長子,鄭明。
年至十八,便已經是當今翰林院第一學子,官居朝廷五品文侍郎中。
可謂前途無量——
不過那鄭明隨即撇了一眼臺上的氣度翩翩的唐蘇凡,眼眸中有些深藏的陰霾與狠毒。
今日若不是此子,這裡本應該是他一展頭角之時!
而這時候,臺上的幾個老夫子仍是臉上沒有半點喜色。
因為他們知道,多半以此子剛剛顯露的詩才。
那怕是臨場奉對,這七題也多半為難不了他。
如今這詩關,便已經讓他贏了大半。
如果讓其解出剩下七題,在最後顯露一手君子六藝,搞不好這學子會的冠首便被他奪了去。
到時候,讓一個商賈奪得這士族盛會的冠首,那天下士族,特別是崔鄭兩家,無疑是臉上被狠狠地抽了一巴掌。
他們幾個翰林之鬥,還要為這一區區商賈提辭,那定然會讓無數士林同族笑話!
甚至可以說是恥辱!
一想到這兒,幾個老頭兒怎麼可能現在還高興的出來。
有的還不由得開始想法子,如何才能讓這商賈敗北於此呢。
這時候唐蘇凡淡淡瞥了一眼。
那十根青竹高杆上掛著十條宣紙豎符,有三根,已經有了對符。
第一聯。
宰相狀元餘事之,
文章義節兩兼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