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此之才,宰相怕都不可能幾日之內如此之快的想出來並且快速的實施下去。

救災的任務繁雜,流民可不僅僅之差一口吃的,這冰天雪地裡,吃的,穿的,住的,蓋的,鋪的,那一樣不是問題?

如此安排,雖然看似讓難民自我為工,必須幹活兒才能吃飯,但所有人的念頭都有了奔頭。

就如同一個帝王最是看重民心,當一群人裡煥發了新生的力量,那影響力絕對不可往日而語。

這樣不僅給了流民希望,還大大減少了管理成本,讓流民自己幫助自己。

最重要的是什麼?

而是希望,能能讓他們有捱過這個冬天的希望!有活下去的尊嚴!

這些哪怕李世民自問放在自己身上,都沒辦法幾天之內做到這些。

從最開始,那關於長安城匯聚難民的奏摺呈書似雪花兒似的飛向中書省,飛向承慶殿,飛向御書房。

而到現在,唐蘇凡已經完全處理好難民一事。

可以說沒有超過十天,讓整個朝廷束手無策的事情,唐蘇凡一個人十天內就搞定了,那可是近兩萬的難民。

好小子!

以至於李世民不得不欣慰的誇讚一句。

“做的太好了,蘇凡你小子真是有大才啊!若是你小子願意入仕,合能有他人之日?”

“唉唉唉,老李,說好不再說什麼當官入仕的了,我都聽了多少遍了?讓我去給李二打工,那是不可能的。”

唐蘇凡揮了揮手,面色一副不耐煩。

臭小子,剛誇你幾句就疲懶下來了,當真不知羞。

李世民也是無語,這小子只要不是他認真的事,那態度就跟鹹魚一般,怎麼舒服怎麼躺。

李麗柔看在眼裡,欣欣一笑,可能這種身懷大才,而舉目而不獻功的風采,除了凡哥哥,無一人能見。

“還有老李,那批琉璃怎麼樣了?”

一說到這批琉璃,李世民頓時來勁了,那眼睛跟放光似的。

“跟你說,那些該放出去賣的,聽聞那幾個世家大族之人都已經花重金買了回去,一個個還樂滋滋的,而且在年關宮會上,聖上會以鑑寶之名出手剩下的琉璃,這一次,可謂賺的很吶!”

經過李世民的大力忽悠,不僅是關中世家那幾個老頭美滋滋的買回去一堆琉璃器。

甚至一些門閥家族,只要是跟皇室有別的,都忽悠的飛起。

如今放出了風頭,不賣多,只賣精。

讓各族自家爭去,誰家要是沒一套好點兒的琉璃器,你憑什麼說你是名門望族。

這拿不出來都丟份兒啊。

所以有的甚至還專門問詢這琉璃器從何才能買到,這就是攀比心的可怕。

論到這些大門大族裡,那就自然他們攀比,李二得利。

如此一本萬利的生意,李世民那叫一個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