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老李你住哪兒(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蘇凡嗤聲一笑:“除了律法,那比那什麼詩書典籍好的那不也是多了去了……”
李世民緩下了眉頭,這小子肯定不會無的放矢,於是說道:“此話怎講?”
看著小子的話,那不讀詩書典籍那讀什麼?怎麼就沒用了呢?修身立德都是靠讀書啊!
唐蘇凡隨即便開啟了槓精模式:“老李,我問你,你也是讀書識字的,你掙錢的本事是書上來的?”
李世民在心裡暗暗的把掙錢的本事換成治國的本事,然後一琢磨,接著搖了搖頭。
隨之,唐蘇凡繼續說道。
“雖有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但無學不以致用,若是所學之物只能拿來吟詩歌詠,風花雪月,那有個屁用?”
“父母長輩教育得好,一字不識,那也能是遠近聞名的善人、孝子,可如果無人論導,哪怕滿腹經綸,也只不過是個蟊蟲罷了。”
“而且,說不定這些讀了書,卻沒教育好的,反而禍害的人更多!史上那些奸臣,哪一個不是熟讀詩書的?還不是該怎麼禍害還怎麼禍害嘛!”
李世民聽完一愣,彷彿從修身立德上來講,大概還真是這樣啊!
“老李,咱們先不聊考什麼,咱們站在百姓、商人的角度看看,就知道百姓需要什麼樣的官員了。”
一時間,李世民有些認可,稍作細想,便心有所然。
“我們就用縣令來聊聊吧,作為朝廷最基本的官員,只要天下所有的縣令都合格了,大唐想不強大都不行。”
“而只要縣令出問題,那就是大問題,因為百姓接觸不到皇帝、高官,在他們眼裡,縣太爺就是掌握他們生死的大人物了。”
李世民跟著點了點頭,他怎麼說也是當年走南闖北,打遍天下的人物,自然知道在地方上是個什麼樣子。
畢竟無論是朝堂的政令落實,還是稅收的上繳,都是靠的一個個底層縣來執行,這就是國朝的根基啊!
“所以啊,就以一個縣令來說,懂得律法,尤其重要!”
“第二個,伱得懂農學吧?”
“現在我朝還是以農為本,一個掌管一縣之地的最高長官,不通農事、不懂農時那就是個泥菩薩,屁用不頂!”
“不知道什麼時候要提前準備抗旱,不知道什麼時候要提前準備育種,更不知道如何保持地力……就那種三年不下地的縣令,這樣的縣令有什麼用?”
“可你想想,現在那些高門大戶能夠讀書考官的,大多數都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下面人糊弄他估計他都聽不出來!”
李世民聽到這裡開始皺眉頭了,確實啊,他也知道現在這年頭能夠端經執筆的,有幾個寒門?
那些高門大戶子弟,從小錦衣玉食,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還真就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
在理!
“老李,這第三個能力,不僅僅是縣令需要,整個大唐所有官員都需要,那就是算數的能力……”
“整個大唐都需要?”
李世民挑了挑眉頭,旋即笑道:“蘇凡,你小子這話就說的大了點吧,雖然經算一道確實重要,但可不至於所有官員都需要啊~”
前面的農事、律法他都能理解,畢竟這都是縣令的日常工作所需,可到了算數這裡怎麼就變得不僅縣令需要,整個大唐官員都需要了?
難道所有官員都得去算賬才行?
“老李,卻是最能真實反映事物本質的一門學科,之前就給你說過了,對了,教你的九九乘法表,背到哪兒來了?”
李世民被唐蘇凡突然問的這一句愣住了神色,有些面紅的說道。
“咳咳,這不,無有閒暇,還來不及背嘛~”
隨即唐蘇凡繼續翹著二郎腿,眼神稍偏的看著李世民,目隱神光。
“唉,老李啊老李,你說說你,你一天到底在忙些啥?東忙西忙,也沒看你忙出個什麼傢伙式兒啊?”
“哼,你小子淺薄了,某一天的事情自然是比你這疲懶的小子多的,你小子又不幫我,你說什麼風涼話!”
李世民直接懟了回去。
唐蘇凡沉吟一笑,隨之又急轉似的說道:“算了,不說這個了,你繼續所言剛剛的經算一道為何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