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皇叔他們一同探討軍國大事,試問整個長安有那個富貴權門的二代有這個資格?

嗯,果然,跟著老師,這逼格都高了不少。

唐蘇凡想了想,想了個開頭,隨後就慢慢說道。

“兵聖道,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對突厥作戰理當雙管齊下。”

“大戰略嘛,草原部落內部分分合合,彼此忠誠度遠不如大唐這麼強,何不採取離間之計,拉攏弱的,打強的。”

“前隋這麼玩過,可惜讓楊廣玩脫了,但我相信憑聖上和李靖,李績,房玄齡,杜如晦,定然能穩操勝券,掌控全域性。”

拉攏分化?

李世民幾人沉眉,倒一時間還不覺得有什麼意外。

去年,突厥因連年征戰,與霜凍乾旱天災,使得民疲畜瘦,大量牛羊凍死,餓死,薛延陀,回紇部趁機起兵反抗,推薛延陀首領夷男為可汗。

夷男歸附大唐。

朝廷冊封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為漠北共主。

這些事兒朝廷早在實施,長安城人盡皆知,倒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這一點,他們自然也能想到,且暗自裡的動作,也早就開始了。

唐蘇凡微微抬眼,繼續說道:“對草原作戰呢,單憑拉攏分化可不行。”

自然單單拉攏分化的確不行,又不是學生打群架,分幫派,人心越多,也就越複雜。

“而目前正面的最好的軍事攻打,便是派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

“再派一部,率領中軍向雲中和馬邑挺進,再有一統帥之人,為通漠道行軍總管,如……英國公李績~”

“再有一路,由東路率主力直接進攻東突厥腹地。”

“再派一路,在西路順黃河前進,與李靖、李績遙相呼應,負責掩護左翼。”

“另外大同道統軍一路,從靈州往西北挺進,以截斷突厥的西逃路線。”

“暢武道派出一軍,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並監視和牽制突利可汗。十餘員大將共率兵十餘萬,皆受李靖節度,分六路反擊突厥。”

“此六路大軍互為犄角,彼此依託,攻防兼備,定能牽制頡利的主力。”

李世民幾人聽得眉眼愈發明亮,雖然知道唐蘇凡知道這些。

但如今細細將他們暗定的計劃重新攤出來,仍是心有震撼!

甚至連通漠

^0^道行軍總管李績都推算出來,不愧是仙門弟子~

哪怕魏徵,都是眉目結愁,冥思苦想。

他並不是什麼一味不知變通的迂夫子,相對於這方面的問題,他也一直在琢磨。

“不過,最終決勝我認為……可組織奇兵,這支奇兵兵貴精不貴多,派悍將率部奔襲,千里斬敵酋,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生擒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