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自己以往歷經數個世界,在其中所感悟到的一切種種。

周寧的眼眸深處,最終浮現出了一抹驚芒。

“吾之大道,乃是本源大道,是一切的起始!”

這本源大道,到是正好契合周寧所推演出來的萬源歸一法。

在逐步堅定自己未來修行之道的同時,周寧的腦海當中突然間回想起了他曾經所接觸過的一門學說。

那還是周寧剛剛踏足武道修行之時,閒來無事之下所接觸到的學說。

心學,大明文成公王陽明集大成之思想學說。

在此方世界當中,擁有一種極為特殊的規則,那便是大宏願的存在。

諸子百聖立志、立德、立行、立言,開創自身學說並付諸於實踐,就是在進行大宏願。

因此經書學問,就代表了修為,就代表了道行。

修士可以透過研究學問,引起天地的共鳴。

學問愈發直指天地大道,修為境界自然也就會越發地高深強大。

此方世界未來命運所在的易子,之所以能夠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成就巔峰。

其原因就在於他開創了一門學說,可以被稱之為此方世界萬經之首的《易經》。

一本易經,完整詳細地演算出了天地之間規則的變化。

易經六十四卦問世,從此天地便沒有了秘密。

經歷了數個世界周寧,自然知曉易經的存在。

不過這門經書,卻是並不符合周寧所堅定的修行之道。

易經雖然完美地闡述了天地之間一切規則的運轉,但是卻仍舊還侷限在理解天地的範疇。

這並不符合周寧的大道。

周寧並不需要去理解天地。

在周寧所推演的本源大道當中,他自己便是天地。

他的心思,便是天地運轉的意志。

他的道乃是一切的本源,是一切的起始。

天地將因為他而存在,規則將由他來賦予。

因此易經雖然玄妙高深,可是卻並不符合周寧的修行之道。

反觀心學,則是完美地契合了周寧的本源大道。

這是一門能夠包攬世間一切理念的宏偉學說!

吾心與天地民物同體!

儒道釋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

心學主張,心外無物!心即天地!

當世間其他思想學說,還在於如何解釋天地規則的時候。

心學則是闡述了更為恢宏的理念,我心即天心,我意即天意!

在心學看來,其他思想學說解釋天地,而天地就是我自己的本心,所以你們解釋的不過就是我的心意罷了。

其立意之深遠,境界之超然,可見一斑!

所以說這心學,完全能夠包攬世間其他學說的思想,更是完美地契合了周寧的大道。

因為他所推演的萬源歸一法,正是基於這種思想理念。

周寧所堅定的本源大道,再加上他曾經接觸的心學思想,以及眼下這個規則十分特殊的天地。

不得不說,這應該就是命運最精妙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