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時代,都會有洪易這樣的存在。匯聚了天地氣運,引領未來大勢,又可稱為是紀元之子。

而命運之子一旦出現,那就代表著同時代的其他人,都將暗澹無光,甚至走向悲劇。

這對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身為洪易義父的周寧來說,卻是再好不過的訊息。

他當年之所以要收洪易為子,一步步培養他,便是為了助他成就今天這一步,著出《易經》這部萬古群經之首。

所幸周寧的一番心血,總算是沒有白費。洪易終於走上了他原本應該走到的軌跡之上,成就了他命運之子的身份。

這一點,就算是洪易也十分清楚。畢竟以他今時今日的智慧,又豈會想不明白其中的關竅?

不過洪易並未計較這些,他在著出易經,成為易子之後。正式於周易書院當中詔告天下,尊鎮國侯周寧為

“易父”,意為易子之父!今日你來渡我,來日我必渡你。這便是洪易對周寧的回報,也是他的君子之道!

如今易經出世,也終於輪到周寧收穫自己的成果。藉助這部匯聚了這一紀元天地大勢的無上經典,使得自己成就最後的一段路途。

在周寧被洪易尊為易父的那一刻,他與洪易之間的氣運,正式緊緊相連起來。

不但得以分享到了這位命運之子無比龐大的氣運,甚至在並未看到易經全書的情況下。

就透過氣運紐帶,得悉了易經的完整內容,一切盡在冥冥之中。周寧一個字一個字的看過去,一篇一篇的看過去,越看越欣喜,越看越高興。

這本易經,蘊含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卦,還有永恆剎那,至高無上的太極二字,更是蘊含了梵家的六道梵書理論在其中。

除此之外,還有上古各種卦象,太古預測未來的種種神通。其中詞語,字字深刻,讀起來要一個字一個的咀嚼。

每每讀一個字,剛剛明白這個意思,但是第二天又是另外一個意思。端的是竟然是千變萬化,光怪陸離!

不得不說,這本易經果然不愧是應天地氣運而生的巨著。

“好一個易經,天地易理,萬物運轉!”即便是以周寧這等修為,也不禁為之連連大讚。

“易兒,這就是你的道嗎?雖與為父的道不同,卻也令為父得到了諸多啟發,獲益良多。”

“所謂粉碎真空之道,為父已盡知,原也不過如此而已!”通讀易經,智慧之光閃耀,撥開一切迷障。

周寧只在瞬息之間,便已然明悟了粉碎真空的奧秘。畢竟他早在許久之前,就已經成就了千變萬化的境界。

只差最後九十九個穴竅,就可以晉升粉碎真空的武道極致。何謂真空?

真空,並不是天地之間的空間,而是真實和虛幻。粉碎真空,就是打破真實和虛幻之間的界限。

將原本虛幻的武道意志,化為天地之間真實的存在。化虛幻為真實,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而粉碎真空之境界,最後九十九個穴竅,便是要領悟大地之奧秘。因為人乃是秉承九十九州地氣而生,所以體內有九十九穴竅,寄託在九十九州之中,和坤元配合。

九十九州的圖形,並不是聖皇劃分的,而是自古以來就有。在太古時候,九十九州就已經存在,也不知道是誰劃分的。

此方世界許多古老的儒學大家,都曾經考證過這個問題。但是卻各有說法,至今沒有一個定論。

不過自古以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統治了九十九州的王朝,就是大千世界乾坤之主宰,天地之正統,至高無上的九五至尊。

歷代王朝,就算是上古聖皇,也都是守住了九十九州,不再開疆擴土。

九十九州之外,全部都是化外蠻夷。透過參悟易經之後,周寧終於明白,粉碎真空的秘訣,便在於坤元之道。

而陽神,則是乾元之道。兩者各有不同,卻又相輔相成。其實粉碎真空的奧秘,擁有先知先覺之能的周寧,早就已經知曉。

最後那九十九處竅穴,便是大千世界大乾九十九州之地。這件事情,對於周寧來說並不是什麼秘辛。

唯一讓周寧感到困擾的是,他始終都能夠感知到九十九州的存在,但卻始終無法突破這層桎梏。

之所以造成這種結果,那是因為他並非此方世界中人,這讓他缺少了大千世界的九十九州地氣。

不過這個原本無比棘手問題,伴隨著洪易將周寧奉為易父之後,就自然而然的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