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南華道人一聲輕叱,周寧眼中那兩道貫穿天地的法則悄然消散,最終呈現出了于吉和左慈的身影來。

或許是因為于吉和左慈兩人同時突破的緣故,他們兩人竟然相互影響,險些沉迷於天地至理之間無法自拔。

如果不是南華道人第一時間喚醒他們兩人,他們兩人可能就要在堪破天人桎梏的大歡喜當中化道而去了。

回神過來以後,于吉和左慈兩人相互對視一眼。

他們將自身道韻收斂起來,齊齊拱手朝著周寧行了一個拜禮。

隨即,只聽他們兩人神色誠懇地說道:“王爺與我二人有傳道解惑之大恩。

我二人無以為報,唯有這一具殘軀還算有些用處。

如若王爺不嫌棄的話,我二人願意效命於王爺的帳下。

雖然區區幾年的時間,根本無法回報王爺的指點之恩。

不過我二人也只剩下這些時間了,還望王爺勿怪!”

說到這裡,于吉和左慈兩人絲毫沒有即將化道天地之間的恐懼,反而是充滿了灑脫和豪邁。

這個時候,南華道人的臉上亦是浮現出了幾分期待的神色。

只見他拱手行了一禮,如是說道:“王爺,這也同樣是貧道的心願,還望王爺能夠應允。”

報答恩情只是一方面,南華、左慈、于吉他們三人的主要目的,還是希望能夠跟隨在周寧的身邊聽道,以此來印證自身的修行。

畢竟他們與周寧的交情並不深厚,無緣無故之下,他們也不可能一直叨擾周寧。

但如果彼此之間成為一家人的話,他們就有理由麻煩周寧講道了。

而且他們三人,皆盡乃是當世絕巔的強者。

在他們三人看來,自己的投效,眼前這位乾王應該不會拒絕才是。

果不其然,當週寧的目光自南華、左慈、于吉三人的身上掃視而過以後,他最終點了點頭說道:“能夠得到三位道長的認可,這也是本王的榮幸。”

周寧此行本來就是解決這些可能成為不確定因素的強者,現如今南華、左慈、于吉三人願意歸附,周寧自然不可能拒絕。

得償所願以後,南華、左慈、于吉三人的臉上立刻浮現出了欣喜的笑容。

對他們這些求道者來說,畢生最大的追求,便是對於天地至理的探索。

而周寧的修為實力本就不凡,再加上他所知曉那些經過了後世思想大爆炸所誕生而出的新穎理念。

這對於南華、左慈、于吉來說,實乃是難以抗拒的誘惑。

如若不然的話,他們三人又怎麼可能如此輕易簡單地就選擇歸附於他人麾下呢?

皆盡心滿意足以後,周寧、南華、左慈、于吉他們四人也並沒有急著離開抱犢山。

反而是在這處山清水秀的幽谷之內,繼續論道交流了起來。

不過就在周寧他們四人相談甚歡的時候,幽谷之外卻是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人正是出了漢中,前來尋找南華道人,準備去解決周寧的張魯。

做為五斗米教之主,張魯無論是政治手段,還是修為實力,都堪稱當代之翹楚。

這一點,從他能夠將偌大的漢中之地,打造成政教一體的國度,就能夠完全地看出來。

做為道門之中一方大能,張魯走的是入世之道。

相比南華道人、于吉、左慈等人超然世外,張魯卻是選擇了另外一種修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