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呂布就該配赤兔(第1/2頁)
章節報錯
董卓此次離開西涼,可不僅僅只是帶了自身兵馬那麼簡單。
縱橫西涼十餘年來,董卓也搜過了不少的財物。
再加上飛熊軍那一人三騎的豪華戰馬配置,以及諸般軍備。
如此巨大的收穫,使得周寧以及他麾下的一眾文武亦是喜笑開顏。
將桌案之上,賈詡早就已經準備妥當的名冊開啟,周寧靜靜地檢視起了此戰的具體收穫。
董卓的財物,以及那些軍備,到是並沒有讓周寧多麼在意。
坐擁大漢帝都洛陽城,周寧自然不會缺少了財物和軍備。
別看伴隨著漢室威嚴的衰落,使得司隸地區的軍事力量亦是一日不如一日。
可是在軍備這一方面,作為朝廷中樞所在的洛陽城,其中又豈會缺少什麼?
執金吾下轄的武庫之內,常年儲存著能夠隨時裝備五十萬大軍精良軍械。
如若不然的話,當初劉宏建立西園八校之時,也不可能立刻就將西園八校的軍備裝配齊全。
那三萬西涼鐵騎的軍備,方才尋常人的眼中,或許是一筆龐大的財富。
不過在坐擁洛陽城的周寧心裡面,就沒有那麼地重要了。
唯有西涼軍的戰馬,方才是周寧真正在乎的東西。
要知道西涼本就盛產戰馬,昔日武帝一朝所建設的西涼馬場,那可是整個大漢騎兵戰馬的供應之地。
在漢朝以前的時候,中原並不盛產什麼大規模的良馬名駒。
所擁有的一些馬匹,大多都是現如今已經被騎兵部隊所拋棄的駑馬。
不擅長遠途行駛,更何況是用來作戰廝殺了。
直到漢武帝時期,因為大力發展邊疆貿易,這種情況方才開始改善。
尤其是與匈奴、月氏等草原民族的貿易,使得漢朝能夠從草原引進好馬,進而改善了中原馬匹的族群品質。
只不過當時漢朝的強敵匈奴人,在草原之上的勢力空前強大,又與國朝征戰不止。
為了抑制中原騎兵的發展,匈奴單于就如同中原王朝禁止向草原出售鐵器一樣,對中原王朝實行馬匹禁運。
雖然仍舊有一些走私商販,把草原馬運到中原謀取暴利。
但是草原馬身材矮小,即便耐力這一方面還算是出眾,可是衝鋒陷陣的能力明顯不足。
哪怕是與中原馬匹進行配種,新生的小馬也不過雄健。
為了繞開匈奴單于的禁令,漢武帝便決定向更遠的地方引進良馬。
那個時候,比之草原馬更加優良的馬匹,大多產自於西域地界。
這種馬匹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驚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會從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液,故被中原人稱之為汗血寶馬。
這種汗血寶馬,多產自於當時西域的樓蘭、大宛、烏茲和車遲等小國。
其中尤以大宛良駒,最富盛名!
不僅雄健俊美,而且耐力十足,是不可多得的戰馬。
為了引進汗血寶馬,漢武帝曾派出數批使者,甚至是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最終方才將汗血寶馬引進中原。
元狩二年,漢驃騎將軍霍去病河西之戰大捷,驅匈奴於漠北。
漢武帝親自下旨,在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山北麓的漢陽大草灘,建立了皇家牧場山丹軍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