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浩浩蕩蕩地煙塵自洛陽東北方向瀰漫而起。

緊隨其後,更是有地動山搖般的巨聲響起,這乃是騎兵衝鋒所造成的聲勢。

如此龐大的動靜,早就已經震驚了洛陽城內的官員和百姓。

不過早有準備的周寧,已經將自己手底下的錦衣衛派遣了出去,負責鎮壓趁機作亂的宵小之輩。

如若不然的話,恐怕還沒有等到董卓殺入洛陽,洛陽就已經因為有心之人而亂作一團了。

兵臨洛陽城下,董卓看著那巍峨的城牆,以及城牆之上的一道道身影。

他的雙眼不由得微微一眯,神色變得有些凝重起來。

董卓能夠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的位置,憑藉的可不單單只是運氣而已。

其個人能力,亦是毋庸置疑。

倘若沒有真本事的話,他也不可能成為大漢王朝的封疆大吏。

手中馬鞭一揚,斜斜指著上東門城樓,董卓高聲喝道:“城裡面的人聽著,周靖安矯立天子,霍亂朝堂。

某家秉承大將軍遺志,親率大軍入京勤王,以清君側,以正朝綱。

爾等還不速速開啟城門,迎接某家入城,擁立皇長子登基繼位?”

耳中聞得此言,城牆之上的守軍門也不禁面面相覷。

他們也沒有想到,董卓此番率軍前來,竟然還有如此冠冕堂皇的藉口。

說是清君側,其實不過就是一個託詞罷了,與造反沒有任何的區別。

不過對方卻是打著皇長子劉辯的名號,這就讓不得不提及劉辯在洛陽城內的潛在影響力了。

要知道劉辯身為皇長子,而先帝劉宏又久久未曾定下太子的人選。

所以在不少人看來,劉辯就應該是名正言順的大漢下一任皇帝。

眼下董卓打起了劉辯的旗號,這無疑動搖了一部分守軍的心念。

城牆之上那些兵卒的躁動,被董卓映入眼簾之內,他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幾分笑意。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幾道身影緩緩出現在了董卓的視線範圍之內。

正是周寧、曹操、黃忠、呂布等人。

在周寧的示意之下,呂布上前一步,鼓足真元呵斥道:“董仲穎,爾等不過一介亂臣賊子罷了,竟然也敢在此大放厥詞?

西涼軍的將士聽著,天子有令,如若西涼軍眾將士有人撥亂反正,剪除董賊,必將重重有賞!”

董卓打著劉辯的旗號擾亂軍心,周寧乾脆就以天子的大義來壓制西涼軍。

論及大義名分來說,區區一個劉辯,又怎麼可能比得上已經成為了天子的劉協呢?

當然,此舉究竟能否擾亂董卓麾下的軍心,周寧也從來沒有指望過。

倘若董卓的手下,當真這麼容易被策反的話,那麼他董卓也不可能有膽量率軍進犯洛陽了。

果不其然,呂布的話音,根本就沒有對西涼軍造成什麼影響。

城下這三萬鐵騎,乃是董卓麾下最為精銳的飛熊軍。

但凡是能夠被選入飛熊軍之人,皆盡都是跟隨董卓不少時日的精銳軍卒。

這些軍卒出身於貧瘠苦寒的西涼之地,他們對於董卓的認可程度,甚至都已經超過了對於大漢天子的認可。

在董卓活著的情況之下,想要策反這些西涼軍,無疑於是難如登天。

眼見得如此情景,董卓不禁得意地大笑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