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頷首,周寧很是欣慰地對著小周璽說道:“從明天開始,你便開始監國理政吧!”

小周璽已經隨朝聽政幾年的時間了,也是時候讓他親自接手那些國家大事了。

趁著自己還尚且還未被此方天地所徹底排斥,周寧也好在太子的身後坐鎮,幫他把持一番。

如若不然的話,等到自己被排斥出此方世界的那一天, 再讓太子來接手朝政,難免會有些措手不及。

“父皇正值春秋鼎盛,兒臣……”

耳中聽聞自己父皇的決定,小周璽卻是大驚失色,他連忙拱手躬身就要拒絕。

不過還未等小周璽的話音完全落下,周寧直接就抬手打斷了他的話音。

“朕意已決, 太子聽命行事便是!”

隨即,只聽周寧斬釘截鐵, 乾綱獨斷地說道。

眼見得自己的父皇都已經用上了正式的稱呼,小周璽的心裡面立刻明白。

這已經不是父子之間的閒聊了,而是大乾皇帝對於大乾太子的吩咐。

“兒臣遵旨!”

無可奈何之下,小周璽只好躬身謝恩道。

自此以後,大乾王朝便在周寧和小周璽父子兩人的共同執掌之下,愈發興旺鼎盛了起來。

大乾靖安十九年,在周寧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二十五個年頭,他將皇位傳與太子周璽,並在百官與帝都數十萬百姓的見證中。

於奉天大殿之外舉霞飛昇,破碎虛空而去,最終留下了一段延續千年之久的傳說。

次年,新帝周璽改年號為永昌,於泰山之巔封禪祭天。

並且蒐集天下青銅,鑄就一座龐大無比的天地祭壇。

對於新帝此舉,外界眾說紛紜。

但最為令人信服的一個說法,便是這方天地祭壇,可以溝通天界,可與白日飛昇的太祖皇帝互相交流。

更有傳言, 這方天地祭壇, 乃是接引太祖皇帝歸來的無上法陣。

倘若大乾王朝遭遇到生死危機,太祖皇帝便可以藉助這座天地祭壇,再次返回人間,定鼎山河!

所謂的乾太祖霞舉飛昇,自然是因為周寧的武道修為達到了此方天地的極限。

最終不得不選擇破解離開,前往了更為強大的世界之內。

……

大業十二年,秋。

經歷了去歲的雁門之圍以後,隋帝楊廣至此便陷入了一蹶不振的狀態當中,徹底喪失了往日裡的銳氣。

為王時平國滅帝,為帝后三徵高麗。

遙想隋帝楊廣當初是何其的雄心壯志。

這一點,從他所定立的年號上面便可以淋漓盡致地表露出來。

然而時至今日,大業這個蘊含著楊廣無盡期許與豪情的年號,反而卻是成為了對他最大的諷刺。

因此,飽受重重打擊以後,心神俱疲、再無半點鬥志的楊廣。

最終選擇離開了各大門閥勢力傾軋的北方,前往江都開始了他帝王生涯當中最後幾年的奢靡享受。

失去了隋帝楊廣的坐鎮,本就暗潮湧動不已的帝國北方, 當即便陷入了狼煙四起的叛亂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