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統天下前的準備(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軍隊數量相對於那遼闊的疆土而言,卻有些捉襟見肘了。
眼下最為重要的是, 擴軍訓練,以此來充實大乾疆域的守軍。
至於對外發動戰爭, 待到大乾徹底掌控眼下這片遼闊的疆域以後也不遲。
大乾軍方都認同了宋江的觀點, 那些文臣們自然也是樂意見到。
畢竟打下再多的疆域,也不如將眼下的疆域徹底掌控,經營成銅牆鐵壁更為關鍵。
說實話,經過這些年的數次大戰。
大乾王朝的勢力愈發壯大不假,可是朝廷的後勤支援也漸漸有些疲軟了。
糧草錢財倒還是其次,關鍵是大乾朝廷對地方官員的儲備越來越發地匱乏。
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好使得大乾王朝徹底消耗掉當下的勢力,可謂是大乾滿朝文武現如今的一致想法。
既然如此,周寧索性也就沒有耽擱什麼,他當即口含天憲,頒佈下了一道聖旨。
“內閣擬旨,冊封女真部族酋長完顏阿骨打為遼東州刺史,領從二品官銜。
來年開春以後,著其入京朝拜!”
對於現如今剛剛展露興盛之勢的女真金國,周寧其實並不怎麼放在心上。
如果不是寒冬將至,在北境動兵頗為艱難。
再加上大乾王朝確實有必要修整一段時間,周寧恐怕直接就發兵滅掉完顏阿骨打了。
商討完金國的事情以後,接下來便是如何處理遼國俘虜的問題。
尋常普通的俘虜到是好說,直接打散編入僕從軍之內。
待到日後攻伐宋庭和金國的時候,都能夠用得到他們。
唯有遼國那位亡國小皇帝的處理方案,使得滿朝文武議論紛紛,始終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
一部分朝臣認為應該直接處死,以此徹底斷絕了契丹人反叛的希望。
那小皇帝畢竟是遼國的正統繼位者,他如果繼續活著的話。
對於那些野心家來說,就是一面鮮明的旗幟。
另外一部分朝臣,則是認為應該給那小皇帝一條生路。
將其幽禁在薊京之內,嚴加看管便可,沒有必要非得處死對方。
周寧稍加衡量了一番過後,最終乾綱獨斷,決定留那小皇帝一條性命。
不僅如此,周寧還給對方封了一個安樂伯的爵位。
遼國再怎麼說也算是一方王朝,雖然已經被大乾剿滅,但是應有的尊重還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周寧乾脆依照以往的傳統,將二王三恪之禮用在了那個小皇帝的身上。
這樣一來,既可以表達出對於遼國這個昔日對手的尊重,同時還能夠安撫大乾北境的子民。
最為重要的是,大乾日後還會對宋庭、西夏等國用兵。
倘若始終都是採取趕盡殺絕的做法,其他國家的皇帝看不到生存下去的希望,豈不是會負隅頑抗到底?
但是有了遼國小皇帝的例子在先,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旦戰敗,只要投降於大乾王朝,最起碼還能夠落得一個安樂餘生的下場不是?
至於是否有野心家那這些亡國之君做文章,這一點周寧卻是完全不曾畏懼。
但有叛逆者出現,直接弄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