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著燕州城行軍的這段時日裡面,周寧對於大遼國境內的漢人百姓,也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燕雲十六州的漢人,在遼國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幾乎大遼國七成以上的生產力,都是由這些北境漢人來完成的。

但是如此巨大的作用,卻並沒有為北境漢人帶來相應的地位。

在對待北境漢人上面,大遼朝廷採取了既拉攏又排斥的態度。

大料朝廷採用科舉、任官、以及婚姻等方式, 來使得北境漢人忠於大遼國。

但是遼國高層又因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緣故,並不信任大多數的北境漢人,而將其置於社會的底層。

與此同時,大宋朝廷出於對已經被胡化了的北境漢人之不屑,將他們歧視為番虜,並不認同北境漢人的身份。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使得燕雲十六州的漢人百姓,徹底地失去了歸附於大宋的可能性,不得不棲身於大遼國的統治之下。

至此以後,燕雲十六州境內的漢家百姓,徹底地淪落到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處境。

無論是大宋朝廷也好,又或者是大遼朝廷也罷。

這些北境漢人的心裡面,根本就沒有什麼歸屬感可言。

上百年時間的割讓,使得燕雲十六州境內的漢家百姓,只講究一個利益至上。

誰能夠讓他們生活的更加安寧舒適一些,他們便會認同誰的政權。

至於什麼民族大義,他們根本就不在乎。

大宋朝廷都已經拋棄了他們,視他們彷彿草芥那般,他們又怎麼可能繼續對大宋保持忠心呢?

此時此刻,這些燕州城內的百姓,之所以願意主動登上城牆協助防守。

除去有著契丹人的逼迫以外,更多的原因, 便是他們對周寧,以及對周寧麾下的精騎感到恐懼。

畢竟不久之前, 周寧可是在大乾邊境處,屠戮了近乎五萬契丹人的鐵騎。

一旦被對方攻入了燕州城之內,萬一對方大肆殺戮,開始屠戮整個燕州城呢?

在死亡的威脅之下,不少燕州城內的漢人百姓,自發地走上了城牆。

遙遙望著城外那精良強悍的萬人精騎,無論是契丹人也好,又或者是北境漢人也罷,面容之上的神色愈發驚慌了起來。

或許是因為手中殺戮的性命太多,周寧麾下這萬人精騎渾身上下,皆盡透露著一股森然恐怖的血腥煞氣。

哪怕只是隔著很遠看上一眼,都會使得他們心悸無比,彷彿墜入了冰窟窿裡面那般。

這個感覺,好似是出自於靈魂深處,那種對於生死的畏懼感。

實力不夠強大,心性不夠堅毅之人,甚至搖搖欲墜地顫抖了起來。

“大人,這些殺神不會攻打咱們燕州城吧!”

城門樓上,一名大遼守軍的校尉,神色驚恐地朝著身前的守將詢問道。

“誰知道了,一切也只能夠聽天由命了!”

那名守將的臉上也很是難看, 他垂頭喪氣地嘆息了一聲說道。

燕州城的城牆很是高大,也足夠厚實。

雖然比不上大宋東京汴梁城那十丈之高,但是卻也有近乎五丈的層次。

可是面對城外這些幾乎毫髮無損便屠殺了自己國家五萬精銳鐵騎的殺神們,燕州城的守將心中也沒有任何底氣。

谷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