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也贊同蔡相的意見!”

“確實如此,眼下招安,無疑是解決梁山最好的方法!”

……

宰相蔡京的話音甫一落下,殿內一眾文武百官皆盡齊齊附和道。

只要不讓自己領兵出戰,那麼一切都好說。

不過就是招安而已,朝廷以前又不是沒有用過。

“童愛卿,你畢竟在梁山上待了一段時間!”

對於蔡京所提出的招安計策,趙佶並沒有直接表態,而是轉頭向著童貫詢問了起來。

“依你看來,招安梁山是否可行?”

“啟稟陛下,老臣在戰敗被俘虜到梁山之上以後,也曾經見過周寧那個匪首。”

童貫佯作深思熟慮了一番過後,拱手恭敬地回話道:“依照老臣看來,那周寧其實並沒有什麼反叛朝廷的心思。

他平日裡只顧著修煉武道,甚至很少去理會梁山當中的具體事宜。

老臣認為,朝廷莫不如封他一個爵位,將梁山地界作為他的封邑。

只要他在梁山之上安心修煉,朝廷也懶得去理會他梁山上下。”

耳中聞得此言,趙佶臉上的神色也不禁舒緩了很多。

痴迷於武道修行好啊,只要對方安心於現狀,總要比那些野心勃勃的方臘、王慶、田虎之流要好吧!

不過即便如此,趙佶也並沒有直接認同童貫的提議。

只見趙佶的視線微微一轉,他看著宰相蔡京,出聲詢問道:“蔡相,山東各州府,可有資訊傳來?

那梁山賊寇,是否有出兵攻打其他城池的舉動?

最為重要的時候,他們是否和方臘等叛逆勾連到了一起?”

被趙佶點名以後,蔡京趕忙再次站了出來,他恭恭敬敬地稟報道:“啟稟陛下,圍剿梁山失利的訊息傳回汴梁城以後,微臣便一直在關注著梁山附近各個州府的訊息。

依照各州府的奏報來看,梁山賊寇雖然戰勝了朝廷大軍。

但是卻並沒有其他不軌的舉動,整日就盤踞在梁山境界。

哪怕是對於附近的鄆城,亦是秋毫不犯。”

靜靜地聽完了蔡京的稟報,趙佶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稍稍思考了幾息的時間,朗聲做出了最後的決斷。

“擬旨,敕封梁山周寧為梁山侯,以梁山周遭方圓千里為封邑。”

頒佈下聖旨以後,趙佶撫了撫眉心,神色有些疲憊的說道:“既然那周寧並無進犯朝廷的心思,那暫時就先以安撫為主。

眼下最為重要的是,方臘、王慶、田虎等叛逆。

這些賊人竟然敢起兵造反,簡直是自尋死路,他們以為自己擁有梁山侯那般超然強大的實力嗎?

眾位愛卿,何人願意替朕分憂?剿滅這幾路叛軍?”

“陛下,老臣願意將功贖罪!”

趙佶口中的話音剛剛落下,童貫就立刻站了出來請命道。

此時此刻,童貫的臉上亦是充滿了義憤填膺的神色。

自己願意向梁山那位恐怖的大當家低頭,但是區區方臘之流,又豈會被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