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寧的激勵之下,大明遼東邊軍眾志成城,滿腔戰意。

由孫承宗負責調動部署,留下足夠守衛關隘的必要兵馬以後。

足足十萬邊軍踏出關外,如同潮水那般徑直朝著後金的盛京城湧動而去。

就在大明遼東邊軍全線壓出關外,準備與後金展開決戰的時候。

後金的盛京城之內,亦是並不平靜。

以賊酋努爾哈赤為首,包括莽古爾泰、阿敏等八旗旗主在內。

幾乎後金一方的女真族高岑人物,皆盡死在了周寧先前所主持的暗殺行動之下。

甚至就連不少蒙古部落的首領,亦是在那天晚上身首異處。

絕大多數擁有實權的高層人物身死,這使得後金一方立刻陷入了換亂的狀態之內。

至於剩下那些手中並沒有什麼實權的勳貴,眼下則是正忙著爭權奪利呢。

再怎麼說,後金一方也算是東亞新晉崛起的霸主勢力。

即便論及整體實力而言,後金暫時無法與整個大明向媲美。

但是能夠暴打朝鮮,壓服草原,這代表著後金的勢力也不容小覷。

這世間又有什麼人,可以對如此勢力的執掌大位視若無睹呢?

後金一方那些倖存下來,手中並沒有什麼權勢的閒散勳貴,自然是趨之如騖。

也正是因為這些人的爭權奪利,使得後金一方的局勢愈發地混亂了起來。

甚至就連那些原本歸附於努爾哈赤的蒙古部落,眼見得後金一方形式大亂,亦是毫不猶豫地便脫離了後金,自行返回了草原之上。

這些蒙古部落,可不睡完全對後金死忠。

在後金一方強勢的時候,這些蒙古部落為了生存下去,可以選擇依附在努爾哈赤的麾下,為他征戰沙場。

但是眼下努爾哈赤身死,後金一方陷入混亂之內,這些蒙古部落自然不可能在這艘破船上面老老實實地做下去。

這些蒙古部落不僅僅是選擇了反叛自立,他們更是在暗中蓄勢旦旦。

倘若後金一方展現出什麼疲軟的姿態,他們絕對會毫不猶豫地倒戈,反過來從後金一方的身上撕下一塊肉來。

就在盛京城內爭權奪利不可開交的時候,大明邊軍全線壓制上來的訊息傳遞而來。

下一個瞬間,原本還滿臉鬥志的後金勳貴們,立刻便偃旗息鼓,沒有了先前的氣焰。

這些閒散勳貴,之所以沒有被努爾哈赤重用提拔,其中自然是有根本的原因存在。

讓他們遊手好閒,當一個不務正業的紈絝子弟,他們到是完全不成問題。

但如果讓他們去領軍打仗的話,那是在是有些難為他們了。

眼下大明邊軍傾巢而出,他們這些閒散勳貴可沒有把握去應對。

值此緊要關頭,新任補足鑲白旗旗主之位的愛新覺羅·杜度臨危受命。

作為努爾哈赤的嫡孫,杜度在皇太極身中毒箭死亡以後,補足了皇太極的鑲白旗旗主之位。

在先前的暗殺行動當中,杜度是唯一一個僥倖逃得一條性命的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