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幾句對話,盧克.李可以體會塞塞身上的成長,這種成長並不是單純能力的增長,而是一種經過物是人非的變遷後,依然能堅強前行的堅定。

比賽再次開始的時候,盧克.李把剛才的情緒拋在了腦後,球隊需要儘快改寫比分,他希望自己能夠用進球改寫比分。

切爾西隊今天的中衛組合是特里和魯伊斯,兩個人一個善攻一個善守。

在上半場的比賽裡,盧克.李並沒有把全部精力都用在魯伊斯身上,相反,他更多地選擇了和防守能力更強的特里進行對抗。

在虛擬賽場的幾場比賽裡,盧克.李發現也許中後衛並不是魯伊斯最喜歡的位置,只要體能充足,他非常喜歡插上助攻。

和他相比,除了遇到任意球會到前場,其他時候特里都很能壓抑自己進攻的慾望。

而魯伊斯則是毫不掩飾自己對於進攻的渴望,這從他的任意球絕活上也能看出來一些端倪。

所以盧克.李從上半場開始就選擇和特里進行消耗,讓魯伊斯有充足的體能去助攻,他身後的空當才是自己的機會。

所以上半場只要有機會,盧克.李總是喜歡和特里拼爆發力或者身體對抗消耗對方的體能。

20歲和30歲球員之間的對位,體能往往在最後時刻能體現出意料之外的作用。

而對於魯伊斯,盧克.李則更願意讓他多保留一些體力,上半場他的前插助攻的次數不多。

在特里上半場屢次化解布倫特福德隊前場球員的進攻之後,盧克.李相信魯伊斯下半場一定不會老老實實待在後場。

比賽的程序也如盧克.李所料,下半場進行到15分鐘之後,魯伊斯開始逐漸把位置向前移動。

盧克.李也不打算平白無故地讓對手中場佔據人數優勢,在魯伊斯的位置前移之後,他也在隊友拿球的時候頻繁後撤給隊友做球,一時間中場變得擁擠了起來。

布倫特福德隊的主場本來就相對狹窄,因為強隊比弱隊更會利用球場寬度,與其這樣不如把空間縮小,讓主隊和強隊在狹窄的區域裡纏鬥。

伍德和塞塞的對抗幾乎貫穿了比賽的全過程,雖然塞塞的能力要佔一些優勢,不過伍德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讓兩個人體能都有不少消耗的時候,身體能力上的差距反而變得忽略不計。

看著伍德強硬的表現,盧克.李覺得如果把他換作森特羅斯,在這麼針對的場景下被對手打爆然後進球,可能這場比賽就崩了。

伍德很快就忘記了自己失誤被對手進球的傷痛,在隨後的比賽韌勁十足。

拉米雷斯的機動性也不錯,不過他在奧康納面前也佔不到優勢。

奧康納很喜歡透過控制對手的傳球路線和跑動路線來實現防守,喜歡單幹的拉米雷斯恰恰容易陷入奧康納為他精心準備的陷阱裡。

全場比賽進行到60分鐘時候,切爾西隊用馬塔換下了梅內萊斯,迪馬特奧這場比賽準備讓蘭帕德好好休息一場,換上了年輕的西班牙中場。

馬塔上場之後就跑動積極,不過他和梅內萊斯的型別接近,在對抗硬度上反而還有所不足。

從比賽中就可以看得出來,馬塔並不是一名善於防守的隊員,他在坎特帶球時候的跑動往往顯得徒勞無功,總是不能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上。

而在拿球后有更多空間之後,坎特也開始顯出自己作為後腰的穿針引線能力。

雖然在分球的時候並不能像很多世界名將一樣揮灑自如,不過畢竟是讓兩支球隊變成了均勢。

魯伊斯看起來越來越急躁,他拿球之後開始嘗試直接穿過中場去尋找前場隊員。

不過前場的幾名隊員並沒有製造出什麼機會,託雷斯在啟動的時候顯得小腿蹬地沒法用全力,而馬盧達倒是幾次都把球聽了下來。

只是他沒有沃爾科特那種無視防守隊員的爆發力和速度,更年輕,也更強壯的墨菲讓他在進攻過程中顯得舉步維艱,他的盤帶技術雖然不錯,不過隨著年齡增長而損失的爆發力讓他難以擺脫墨菲的糾纏。

在沃爾科特身上吃虧之後,墨菲最近對於防守速度型球員漸漸開始有了心得。

前場進攻屢屢受挫,而後場壓力看起來並沒有預料之中那麼大,讓魯伊斯開始對進攻躍躍欲試起來。

比賽進行到第70分鐘,他助攻到前場嘗試了一腳遠射,這一腳飄逸的遠射幾乎讓沃爾姆的城門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