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諸侯國國君裡,若說最惶惶不安的,當屬虞虢兩國的國君,此兩國的實力較弱,一直相互扶持對抗同樣在秦以西的陳國。

對於元嬰真王的生死搏殺,他們尚且是第一次見到,直至現在都是心有餘悸,鬼煞真王自爆肉軀時的情景,依舊在腦海裡回放,王世子的無上威嚴歷歷在目,讓兩位國君深感元嬰真王的強大,心理對大秦王族的畏懼增添幾分。

當然,心有慼慼的當屬魯國國君,他的深受儒道忠君思想的影響,向來以為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現在大秦王城遭逢此變,對於大秦王族自然是心懷憂慮,更是擔心王世子的威嚴有損,不利於以後統領諸侯國。

同魯國公相反則,則要屬燕國國君,燕無雙對於大秦國的仇恨,幾乎是刻骨銘心的,當年他的君父已經是元嬰真王,但是迫於大秦國的壓力,不得已是被逼散功,而且自己都被扣押大秦王城充當質子,一直都是懷恨在心。

此時,大秦王城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心裡自然是幸災樂禍,那興奮不已的神色,只差沒有寫在臉上。

“趙國公,這一次大秦國發生這樣的事情,不知你有什麼想法?”

燕無雙知道趙白鴿素有野心,而且趙國的實力強盛,一直想要成為二級修真國,說不定兩國有合作的機會,此時不由的傳音於他。

但是趙白鴿卻是反問說道:“燕國公,你難道還有什麼想法不成?這大秦國可是昌盛興旺,我等是萬萬不可比擬的。”

“昌盛興旺?趙國公此言差矣,大秦王子日漸式微。若是沒有七星殿的支援,早已經難成什麼氣候,而現在一個鬼煞真王,就讓大秦王城亂成一團,實在是妄為東南十二諸侯國的宗主。”

燕無雙的臉色極為不屑。大秦國在今天發生的事情,對於一心報仇的他而言,實在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

一個鬼煞真王,就已經讓大秦國應付不暇,實力顯然已經大不如前,燕無雙本來就是假嬰境界。他幾乎是隨時都可以踏步真王境界,而且當年燕國的實力強大,在國內也是出現過幾位元嬰真王,這些人都是在暗中輔助於他。

當年君父留下來的基礎,讓他心裡充滿信心。現在大秦國的亂象,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一個落井下石的機會,他是斷然不會輕易錯過。

“燕國公,話可不能這樣說,大秦國的底蘊深厚,可是非比我等諸侯國比擬,倒是不如靜觀其變。且看大秦國如何應對過去?”

趙白鴿是出名的老狐狸,這等大事自然不能輕易表態,他的態度模稜兩可。讓燕無雙有些心裡不喜。

“趙國公,縱觀大秦國的諸侯國,有能力同大秦王族比肩的,也就是趙燕吳三國,那吳道元太過莽撞,根本就是靠不住。若是我們兩國聯合起來,未必沒有成為二級修真國的機會。”

燕無雙此時直言不諱。他早已看出趙白鴿的野心,根本不會將自己出賣給大秦王族。話說的明白一些更好合作。

他的話一說出來,卻明顯感覺到趙白鴿的喘息加重一些。

然而,至始至終,趙白鴿都是沒有表態,半響以後只是輕輕搖頭,顯然他認為時機並不成熟,不願意在此時出手。

燕無雙的神色有些不悅,但是此事卻是強求不得,他左右的吩咐一聲,便就帶著幾位隨從離開此地,很快在王城主殿前消失不見。

燕國公的離開,並沒有人阻攔,趙白鴿的臉色陰晴不定,不知道在想著什麼,只是沉吟片刻,便就領著幾位屬下,走往燕國公相反的方向,似乎是並不想同他再見到。

這一切的變化,莫問天並沒有心思去觀察,狄國大軍壓境的訊息,直至現在都讓他心中難安,二十萬大軍宛若一座山一樣,壓在他的心上。

以現在鄭國的實力,想要抵擋得住,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立即的設身處地,站在雷萬山的角度上,卻是如何應對這件事。

不到半響,莫問天便就瞭然於胸,將雷萬山的諸般應對全盤推出,這並非是什麼推演的神通,而是根據師弟性情得到大致判斷。

以雷萬山的應對,應當不會有什麼大礙,莫問天悄然的運轉洞察先機,已在冥冥當中得到預兆,無極門即便是有些損傷,但是卻不會有什麼兇險。

這一次,夜師弟應當會去宋國,倘若宋國出兵的話,足以輕鬆應付這場危機。

莫問天不由將神識落在宋國國君上,這位宋國國君始終都是神色默然,並沒有說半句話,似乎是不悲不喜,根本不為外物所動。

宋國和鄭國都是毗鄰狄國,在某種關係上是唇亡齒寒,莫問天原本想要傳音求助於他,對於狄國發兵二十萬直指寧州,不知宋國是否願意給於一些協助?

但是很快便就打消念頭,因為他愕然不解的發現,這宋國公居然閉著眼睛在修煉,大秦王城發生這樣的驚天大事,他居然可以靜下心修煉。

據說宋國公痴迷修煉,幾乎是已經瘋魔,即便是天崩地裂,都不能影響他半點心境,當年八王子掠走他的兩位女公子,他連眼皮都沒有抬上半點,其性情冷漠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