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楊倩竟瞞著盧飛去醫院做了B超,給了小費查性別。

她回來後神情有些低落,對盧飛說是個女孩。

盧飛顯得毫不在乎,寬言安慰:“現在計劃生育政策吃緊,以後放寬鬆了,想生再生嘛!

再說了,我發現我接觸到的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女兒比兒子中用。女兒心細,體貼,雖然是嫁出去了,照顧父母比兒子還用心。”

楊倩心裡一陣寬舒,她想起盧飛曾經說過的一個話題,問盧飛道:“曾一建他姑父的那個觀點你不覺得有道理嗎?”

楊倩這麼一問,盧飛想起來了——曾一建姑父袁廣才有個有趣的論斷:

兒子不養老,做老子的可以搬到他家裡住著。要是女兒不養老,能搬到女兒家住嗎?

袁廣才時常口出驚人之語,這個論斷就不一般。

袁廣才說:那些口口聲聲說生男生女都一樣的人,想到這一層了麼?

這個觀點,盧飛一時還反駁不了。

但他只覺得這個問題很遙遠,沒必要想它,他寬慰楊倩道:“咱們這一代一個孩的多了去了,到咱老了國家肯定有政策的,別想那麼多。”於是話題轉向別處。

盧飛望著楊倩發黃的臉,覺得妻子好生苦楚。

楊倩在懷孕的頭一個月有嚴重的妊娠反應,每天至少嘔吐一次。

那一個月,她只能吃素淡的,聞到廚房的油煙味就吐,好在自從表弟徐長貴來了後楊倩就脫離了廚房。

盧飛正準備帶楊倩去看醫生時,嘔吐症狀減輕了,接著漸漸好了。

那段時間,盧飛看著楊倩的痛苦無能為力,只能說些寬心話。

怪不得歌裡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懷子之苦分娩之痛是當爸爸的無法體會的。

他想起海眀威的一篇短小說,寫一個丈夫忍受不了妻子生產時的痛苦,割腕自殺了。

結局雖然誇張了一些,但也在情理之中。

以前聽人說孕婦嘔吐,大抵上無關痛癢,而臨到自己的妻子頭上,才覺著真是好痛苦的一件事。

收銀由李瓊管著,煮飯有徐長貴,楊倩儘量放鬆自己,調養著身體,她想給寶寶一個健康的身體。

盧飛吩咐徐長貴熟悉收銀這一塊,煮飯之餘可以和李瓊換換手。

徐長貴在來之前楊倩和他說好了的,也有義務幫著銷售。而徐長貴自己性格外向,見了顧客不笑不說話,又很愛玩手機,對銷售自然是很快就熟了。

徐長貴收銀、煮飯、銷售樣樣幹得出色,盧飛暗自琢磨著再過半年給他加些工資,不過尚須考察。

他交代徐長貴以煮飯為主,其他的盡力而為,至於怎麼盡力而為,他沒細說,那要看徐長貴自己的悟性了。

人員安排得當,盧飛在不忙時基本上是陪著楊倩。他買來有關孕婦飲食與保健之類的書,感嘆不懂的知識太多。

而楊倩並不嬌貴,除非身體不適,忙的時候她依然在店子裡幫忙。

櫃檯裡的手機款式逐漸變化著,正如楊倩的肚子。

2000年9月初,楊倩產下一女。

盧飛在無數次的撫摩楊倩的肚子,感受胎跳時,給女兒想了個柔婉又靈氣的名字——曼靈,生意人總有生意人的想法,盧飛希望女兒長大後活潑機靈。

時間的快慢似乎不由它自己決定。鐵窗裡的囚徒大抵是數著日子過的,而像盧飛和楊倩這樣,有生意忙著,有可愛的女兒愛著,轉眼就是三年。

2003年9月,三週歲的曼靈進了幼兒園。早與晚車接車送,中午在學校吃,這樣的安排正好不影響楊倩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