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旦?原來周國的人。”宋麟反應過來了,這人應當是傳說中的周公,禮法的開創者,華夏第一位聖人。

武王在討紂第二年就死了,可以說周公是周朝八百年江山的奠基人。

後世的人覺得周公的禮法很落後,宋麟曾經也是這般覺得,但在這個蠻荒的時代,見慣了殷商的血腥殘暴,庶民的無知混亂,才明白周公的禮法在這個時代有多麼大的意義。

“閣下是?”

“司魚宋麟,閣下若無事,可來釣釣魚,正好也打發時間。”

姬旦此時還年輕,留朝當守藏史,也就是看管典籍的。

“多謝閣下。”

姬旦深深作揖。

他來這裡也不是自願的,一方面也有當5人質的意味。

商人天賦異稟,神通廣大,而周人大多需要後天修煉,雙方都不對付。

並且周人承擔著巨量的貢獻奴隸任務,奴隸可不會憑空生成,周人為了湊齊奴隸,還要主動攻伐周邊蠻夷,要麼用自己人湊成任務數量。

故而周人一直忍讓,暗中修德結交諸侯。

知道紂王即位,小邦周已擁有掀翻大邑商的力量。

當然,紂王是一個英明神武的雄主,將來對周國的考驗還在後頭。

兩人就此結下交情。

談話之中,宋麟的思想也影響了姬旦。

“仁兄所得即是,祭祀太過野蠻惡毒,王公貴族沒有不修德,濫用刑罰,王室繼承混亂,往往引起內亂。嫡庶不分,積惡毀德,此乃不祥之兆也。”

周公自己是非常厭惡這些的無道的制度。

他認為帝辛什麼都好,但就是無道,隨心所欲,這種心態很容易給國家帶來混亂,並且會使得百姓進入困頓之中。

“宋兄,你認為天下需要什麼才能穩定下來?”

“自然是禮和樂。”

簡明來講,就是制度、習俗、文化。此乃構成一個文明的基石。

“禮樂?”姬旦眼前一亮,隨即陷入沉思。

宋麟面色肅然,沒有胡亂發表意見,影響了姬旦的思考。

姬旦正在創造一個文明,一個禮樂文明,此方世界人神不分,姬旦若是以此證道,將來天庭也可以多一個助力。

沒錯,宋麟打算助周伐商。

當然,他不是誰的馬前卒,而是以周之上帝的身份取代商之上帝。

將來的武王、姜子牙、周公、文王以四友都可能是天庭的強大助力。

甚至是殷商的強者也能為自己所用。

以此來建立一個強大的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