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將軍,宋刺史那邊又在找您呢。”

她的思緒突然被打斷,黃昊平靜無波的臉上突然泛起了一絲疲憊。

誰來救救她,她真的不想再伺候這位主了。

不過還好這一次宋江羽找她不再是亂七八糟的各種挑剔了,而是真的有正事。

一起來的還有顧嵐衣和安項遠。

宋江羽既然決定了要助顧嵐衣一臂之力,必然會毫無保留。

她先是和顧嵐衣確認了接下來的計劃,是否要儘快拿下上都。

上都的位置十分關鍵,三面分別與周城,朔方和五原郡相鄰,宛如一塊憑空突出的崎嶇,被她們的勢力包裹著。

顧嵐衣搖頭,“不急,近一個月將士們奔波勞碌,甚少休息,我們的軍需也需要時間準備。”

調動糧草和武器製備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她們前幾場戰鬥每一次都是戰前緊急加制,這到底不是長久之計。

宋江羽點頭贊同,“顧將軍所言有理。”

既然不急著攻城,那現如今的三座城池也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秩序了。

這點顧嵐衣已經想過,她並沒有自不量力狂妄地想在這個時空背景下實現什麼自由平等。

但她可以盡力讓這個國家做到最好。

首先便是賦稅問題,漠北四城一個比一個窮,常年交不足稅,這也是朝廷對漠北城池不怎麼待見的原因之一。

任誰也不會重視一個常年拖欠稅款的城池。

拿朝廷的立場看,你們一年都給我們交不了幾個錢的稅,還妄想我們按量給軍餉?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顧嵐衣清楚的知道,漠北的土地貧瘠,常年無雨,百姓生活更多的是靠走商和為地主家做徭役。

於是顧嵐衣便想了個法。

為鼓勵大家去經商,漠北四城即日起對走商免稅;相反,地主家的稅按照徭役數量和土地面積徵收,土地和徭役越多的地主收的稅越高。

其他賦稅均適當下調。

這樣一來,地主為了少交稅,便會辭退大量徭役。

顧嵐衣又適時鼓勵百姓合資經商,借李陽在全國的人脈替沒有門路的百姓牽線搭橋。

好在四城內決定經商的百姓數量加起來也沒有多少,不然經濟還沒起來,李陽先要累倒了。

稅賦的事解決後緊跟著的就是四城內激進的讀書人。

書生秀才們對顧嵐衣造反一事頗有微詞,明面上冠冕堂皇地高呼著天地正統,痛斥顧嵐衣是亂臣賊子。

實際上真正的原因無非是漠北四城另立後,她們為考取功名而寒窗苦讀下的功夫全部功虧一簣。

這件事好辦也不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