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開始砸錢(第1/3頁)
章節報錯
能看出一個人的科研水平,即便是對商羽來說,也很有用,因為“科研加速器”是花錢加速,而非直接購買科學技術,在使用的時候會受到“基礎”影響。
比如,讓一個不識字的文盲,跟一個大科學家同時研究一個專案。
那麼前者填滿進度條的錢財,往往會是後者的好幾倍,甚至幾十倍,因為“被加速”的東西不一樣,從零開始比有基礎的科研,要困難太多。
因此,若是能夠識別研究人員的水平,將有能力的人提上來,沒能力的踢下去,可以大幅度減少資金消耗。
總的來說,就是給有能力的人開高工資,不僅花的錢可以計入進度,也能讓“進度條”整體變短。
非常划算。
“不知道,那些所謂的專家、教授,都是什麼水平?”商羽透過“科研加速器”檢視起了作為實驗室主管的老梁。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那老梁的“有效工資”竟然才兩千塊!
這已經是淮城法定最低標準。
如若不然,可能還會更低。
“這百分百是科研騙子,沒跑了!”心裡暗自記下,商羽又檢視起了其他人。
很快發現,那些專家、教授什麼的,全是磚家、叫獸,絕大部分都是兩千。
最多的也才五千,還是因為兼職做菜,有那麼一丁點給科研人員補充營養的價值。
技術工人還好,大多六七千,還有上萬的。
價值談不上大,但確實有那麼一點。
最讓商羽驚訝的,還是那群民科大佬,竟然人均一萬開外,甚至有四個高達三萬以上。
更離譜的是,其中有個年輕人,竟然到達了“百萬”價值。
有一百五十三萬多。
也就是說,直接給他開一千八百萬年薪,在加速器的判定上,都是有效的!
這人值這個價。
“這位兄弟,你叫什麼名字?”商羽走過去問。
此時,那人正在擺弄器材,聞言也沒回頭,隨口回答:“杜建平。”
很普通的一個名字。
但商羽卻知道,這是一個被埋沒了的人才,如果有機會進入高校深造,恐怕都能載入史冊。
因為,他就是那個小學都沒上完的人!
要知道,加速器判定的,可是當前價值,而非潛力。
沒上完小學都那麼牛逼,那要是上完了,還能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