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遠遁千里(第2/2頁)
章節報錯
很多時候,很多事都是這樣的,不是說你不願意你就可以拒絕,當所有人都希望你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你能做的就只有三個選擇,要麼去做,要麼去死,要麼遠遁千里。
而他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遠遁千里。
至於說去做,或者去死,他都不想選,所以他能選的只有這麼一個選項。
蕭氏聽到這話,大大方方的笑道:“陳中書說了,朝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定奪,你要是不出面的話,很多政令根本沒辦法推行下去。
任侍中說了,推廣水稻的事情如今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需要你回去主持大局。若是你能督促著推廣水稻的事情完美的落實下去,大唐的國力將會翻一倍不止。
至於凌尚書嘛,他也希望你回去。
他說大唐此次大戰耗費了不少民力物力,物力可以暫且不計,但是民力的耗費,已經影響到大唐的民生了,像是關中、漢中等地,因為頻頻抽丁的關係,已經沒有多少青壯照顧農桑了,田間地頭能看到的只有老弱婦孺。
長此以往,關中、漢中等地的農桑恐怕會減產,一些久久盼兒歸的老弱們,恐怕也會心生怨氣。”
蕭氏在說到物力可以暫且不計的時候,明顯的頓了一下,笑容也變得沒有那麼自然了。
想想也是,同樣是南征北戰,同樣是在國內大搞建設,她丈夫楊廣的錢是越花越少,物資也是越用越少,民間的百姓被壓榨的苦不堪言。
可大唐呢,錢不僅沒有越花越少,反而還越花越多了。
大唐打了一場征討突厥的戰事,耗費的錢糧數以百萬計,可大唐的國庫、李淵的內庫、雍王府的私庫,不僅沒有因此變空,反而變的更充實了。
甚至國庫裡的錢國庫都已經堆不下了,三省正商量著在其他地方再開一座國庫存錢。
李淵的內庫,以及雍王府的私庫也被塞滿了,如今李淵的避暑山莊,雍王府的九道宮,以及各個田莊,也都成了堆放各種財貨的地方。
而這些錢,一部分是來自於大唐的繳獲,一部分是來自於大唐的邊市,以及漕運和海運,還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世家豪門。
前兩者暫且不提,因為它們能不能賺錢,在大唐征討突厥之前就已經驗證過了。
後一者就比較超出很多人的認知了,絕大多數剛剛興起的門第,以及許多貧寒百姓,是怎麼也沒想到,一直處在人上人位置上的世家豪門居然那麼富。
在大唐征討突厥期間,世家豪門的爭鬥不僅沒有因此停歇,反而變得更激烈了。
在他們不斷的爭鬥中,不斷的有人觸犯大唐的律法,不斷的有人被暴露出醜聞,不斷的有人被揭發有造反的意圖,也不斷的有人被栽贓陷害。
而大唐朝廷在這個過程中,一直秉持著誰出現問題就依法查處誰的態度,硬生生的查處了近六個頂級的世家豪門,十多個世家豪門,上百個世家大戶,還有數不清的富戶。
一共查抄出了近一百萬戶的隱戶,兩千多萬畝的田產,數值不清的錢財,六千七百五十七副甲冑,一萬多的死士。
什麼概念?
相當於大唐總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相當於三分之一關內道大的田產,可以砍一千三百多次頭的甲冑,可以夷五十次三族的死士。
在查處的期間,頂級的世家豪門幾乎都透過不同方式的妥協保全了門第,但門第有所瞎話,十多個世家豪門中,有九個選擇了奮起反抗,並且殺官造反,最後皆被李秀寧和柴紹夫婦所徵滅。
上百個世家大戶中,有一大半選擇拆分了門戶,將當官的子弟單獨分離了出去,然後上交了近六成的家產。
至於數不清的富戶,他們中間倒是冒出了不少草頭王,但皆被當地的郡王配合著總管府衙門給鎮壓了。
剩下的頂尖的世家豪門、世家豪門、世家大戶,其中有一大部分選擇交出了隱戶,並且跟大唐站在了一條線上,一起對付其他的世家豪門、世家大戶。
蕭瑀選擇在年初的時候乞骸骨,一是因為他年齡大了,二就是他代替蘭陵蕭氏做出了一定的妥協。
因為他們蘭陵蕭氏在爭海運份子的時候,
輸給了以王圭為首的太原王氏集團。
在做官上,在祖宗們留下的福廕上,王圭比蕭瑀略有不如,但是在經營家業,以及站隊上,王圭這一次真的是傲立在了所有人的頂端。
.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