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說好,你們雙方決鬥,點到即止,不可傷人性命,明白了嗎?”

白羊城內新建的校場上,李元吉站在點將臺上,看著臺下的程咬金和薛萬徹問。

程咬金搓著一雙粗糙的大手,樂呵呵的道:“明白了!”

薛萬徹目光死死的盯著程咬金,神色凝重的點了一下頭。

李元吉見此,當即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可以開始了。

程咬金和薛萬徹皆沒有騎馬,而是選擇了步戰,也沒有持兵著甲,而是各拿了一根臘木杆。

一個做槍狀,一個做矛狀。

程咬金持矛,薛萬徹持槍。

在拿到臘木杆的那一刻,兩個人不約而同的往後退去,薛萬徹的神色變得更凝重了,程咬金也收起了嬉皮笑臉的樣子。

點將臺上的李世民接著這個空蕩側頭對李元吉道:“你的這個部下不錯……”

李元吉知道李世民在說什麼。

李世民這是在評價薛萬徹的性格。

薛萬徹雖說是個莽撞人,可他很受規矩,對敵的時候也很謹慎,並沒有莽撞人那種大大咧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的樣子。

由此可見,薛萬徹雖然莽撞,但並不是單純的莽撞。

他在對敵和治軍的時候,都有自己的規矩和章法,不是一股腦的亂莽。

這樣的人,每個掌權者都會喜歡。

這也是李世民突然開口稱讚他的原因。

李元吉對此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而是示意李世民繼續觀戰。

場中,程咬金和薛萬徹各退了一丈以後,持著臘木杆各自展開了殺勢,也就是俗稱的擺起了架子。

沒有後世影視劇中的那種大吼一聲再動手,又或者自暴自己用的什麼招式。

薛萬徹在稍微掂量了一下手裡臘木杆的分量,確定了得用多少力刺出去才能傷到程咬金以後,毫不猶豫的就刺了出去。

沒有破空聲,也沒有一閃而逝的場面。

只有一個大漢,揮動著一根臘木杆,向另一個大漢殺去。

程咬金在薛萬徹持槍快要殺到的時候,微微眯起眼,提起了長矛的中段,也刺了出去。

槍和矛在兩人快速拉近距離的時候同時刺向對方的身體。

槍頭和矛頭皆擦著兩個人的腰身而過。

轉瞬間,兩個人同時收槍收矛,轉身再刺。

程咬金的矛捅在了薛萬徹的胸口上,薛萬徹的槍紮在了程咬金的肩頭上。

程咬金快速的收矛而立,樂呵呵的抱著矛拱手對薛萬徹道:“承讓承讓!”

薛萬徹收起了槍,抱著槍沉著臉拱了拱手卻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