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好色的輔機和說謊的哥舒(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這種人也不是毫無用處,將這種人安置在那些大唐剛剛征服的地方,他一定會將當地不服大唐王化的人折騰的欲仙欲死。
而大唐如今有三個地方需要這種人,一個是吐谷渾,一個是突厥,另一個就是林邑。
在馮盎和長孫無忌等人的征伐下,大唐目前已經拿下了林邑半數的疆域,還有半數的疆域已經唾手可得了。
要不是有人在西南造謠,說大唐要藉著征討林邑耗空蠻人的青壯,將蠻人和林邑一併剷除,使得一些不明真相的蠻王造了大唐的反,馮盎和長孫無忌征討林邑的速度可能會更快。
如今林邑半數的疆域已經打下來了,自然不可能重新還給林邑人,所以必須在林邑設立治所,由大唐的官員來治理。
而長安城內的那些官員自然不願意去他們認為的蠻夷之地,所以只能從嶺南當地抽調。
像是周奇這種人才就有了用武之地。
如今,周奇已經被任命為了九真刺史、九真總管,九真都督,總管漢時九真郡的所有事務。
而西南雖然隨著海運的不斷開發,已經讓人們認識到了它真正的價值,但在很多人眼裡,它依然是一個毒蟲猛獸遍佈,不適合漢人居住的地方。
所以李世民自然不希望他的二舅哥一輩子待在西南了。
“幫我看看這份戰報!”
在懟的李世民啞口無言了以後,李元吉拿起了一份戰報,遞到了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瞪了瞪眼,接過了戰報,大致的閱覽了一遍,然後皺著眉頭抬起頭道:“這是有人在謊報軍功,而且用的還是相當拙劣的手段?”
在地方兵曹上隨便拉出來一個官員都能看懂的那種。
李元吉點著頭道:“是哥舒部的戰報!五千對八千,死了五百人,傷了一千多人,陣斬六千五百人,俘虜一千五百人,需要我們給他們補充兩千套兵甲,並且希望從俘虜中挑選六百人補足兵額。
大致看像是沒什麼問題,可是仔細想想全是問題。
首先死傷的數目不合理,哥舒部此次對戰的是突厥的王族阿史德部,哥舒部的實力在突厥各部中勉強排進前十,可阿史德部卻一直在前三之列。
哥舒部以五千之數對上八千人的阿史德部兵馬,僅僅戰損了五百人就陣斬了人家六千五百人,這根本不合理。
其次是他們所要的兵甲遠遠超過了他們此次的戰損。
最後就是,他們想從俘虜中補充的兵額跟他們戰損的數字相當接近。”
如果是大唐的兵馬,那麼損失五百補充五百或六百那沒什麼,但這是哥舒部的兵馬,目前還不需要遵守大唐的紀律和規矩。
在補充兵額這種事上,就應該漫天要價才對。
損失五百,最不起碼也得要一千五,最後折箇中也能有一千。
名義上統領著哥舒部的阿史那思摩就是這麼幹的,所以哥舒部的這個要求怎麼看怎麼像是心虛。
“你怎麼認為的?”
李世民沒有急著下結論,而是先問起了李元吉的看法。
李元吉也沒有藏著掖著,坦言道:“我認為,哥舒部在此次對陣阿史德部的過程中,最少損失了兩千兵馬,哥舒翰先從阿史德部的俘虜中抽出了兩千人,補足了空額,然後再問我們要五百人,湊成兩千五百人,剛好跟他能騰出來的兵甲的數量,以及問我們要的兵甲的數量相吻合。”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也就是說,哥舒部在此次戰事中,陣斬的人沒有六千五,而是四千五?”
不等李元吉點頭,李世民又接著道:“那有沒有可能,哥舒部在此次的戰事中,陣斬的人連四千五都沒有,而是三千五,或者兩千五,甚至一千五,哥舒翰還藏了一些人?”
李元吉沉吟著道:“二哥的意思是,哥舒部從阿史德部繳獲的那些兵甲,還可以重鑄,重鑄之後又能配備給其他人?”
李世民點點頭。
李元吉思量著點頭道:“也不無可能……”
阿史德部的實力本就比哥舒部強,兵力也比哥舒部多,即便是哥舒部得到了大唐兵甲上的支援,也追不平他們之間的差距。
畢竟,大唐在支援蘇尼失部期間,也出售了一大批樣式跟配發給哥舒部一樣的兵甲給蘇尼失。
而阿史德部又是突厥的王族,必然能爭取到一些份額。
所以在兵甲上,他們雙方很有可能是平分秋色,而不是哥舒部碾壓著阿史德部。
所以雙方對上了,哥舒部要戰勝阿史德部,得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行。
甚至有很大的機率會戰敗。
所以李世民所說的可能性也不是不會發生,甚至很有可能出現比這還嚴重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