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張寶相這個雙重保險在,頡利走脫的可能性不大。

就算是張寶相的氣運失靈了,真讓頡利走脫了,也不是什麼壞事。

雖說頡利走脫了以後,容易變成膈應人的東西,但頡利走脫這件事,也能成為大唐調教突厥人

的藉口。

比如藉此質問阿史那思摩,以及其他歸降了大唐的突厥大酋,是不是故意放跑了頡利。

阿史那思摩,以及其他突厥大酋,為了洗清自己身上的嫌疑,就會獻出更多的忠心。

大唐驅使起他們來就會更容易。

很多人以為,上位者在做選擇的時候,面對的選項會跟他們一樣,會在好壞之間做選擇。

其實不然。

很多時候,上位者在做選擇的時候,面對的選擇並不是好壞,而是很好,以及好,根本不會有壞。

因為成熟的上位者在做事的時候,只會去追求很好,以及好,根本不會去追求壞,一旦出現了壞的選項,他們情願不做,也不會下場。

所以,在他們下場了以後,所面對的選項中就不會有壞。

就拿頡利這件事來說,在頡利兵敗於慶州,突厥內部又出現了二分以後,大唐在對上頡利的事情上就沒有壞這個選項了。

因為頡利的實力已經被削弱的不成樣子了,而大唐的實力卻在飛速的增長。

以前大家是勢均力敵,甚至大唐還比突厥弱一線,可如今大唐的實力遠超過突厥。

打突厥,在自己不出昏招的情況下,幾乎就是碾壓性的。

所以大唐跟突厥的戰事,沒有勝敗這種選項,只有大唐單方面的大勝和小勝的選項。

在這種情況下,頡利被擒了也好,走脫了也罷,都影響不了大局。

蛇終究是蛇,再膈應人,那也不是豺狼虎豹的對手。

雖然豺這種動物在動物界的名聲不好,用它來形容人也有種把人看成壞人的意思,但大唐有這種像是豺一樣的人。

所以用豺狼虎豹來形容大唐的貴族,並不突兀。

「哼!」

李世民哼了一聲道:「他讓你失望了,你又能怎樣,你還能殺了他不成?」

李元吉撇撇嘴,「啶學能」,咳咳,硬槓就沒意思了。

頡利如今已經身敗名裂了,再在漠北敗一次,那就徹底的翻不了身了,能做的就只有帶著殘部逃往西突厥,去西突厥求活了。

所以頡利被擒與否,都影響不了大局,又何必在這種事情上槓呢?

更何況,頡利就算去了西突厥,也不會被黃土已經埋到天靈蓋的統葉護所容,夷男更不會忘記殺父之仇。

所以頡利去了西突厥也是苟延殘喘,能不能在統葉護和夷男雙重絞殺下活下去都是問題,更別提其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