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沉聲道:“不建立都護府的話,你建立起來的十幾支兵馬駐紮到哪裡去?駐紮到邊陲上?那光是輜重運輸就足以將我們拖垮。”

李元吉坦言道:“可以讓他們就食於敵……”

“呵呵……”

李世民冷笑著譏諷道:“就食於敵,你說的可真輕巧。如果就食於敵容易的話,我們也不用帶那麼多糧草。”

這戰場上就食,不是說你能找到食物,看到食物就行,你得能奪到手裡才行。

而打仗這種事,沒有人可以保證每戰都勝,所以就食於敵的話,一旦輸的次數比贏的次數多,那鐵定得斷糧。

而一旦斷糧,大軍不僅得停止攻伐,還要做好被餓死的準備。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敵人很有可能會抓住你斷糧的機會,反攻過來。

到時候你人困馬乏的,根本無力招架。

所以就食於敵這種事情,不是說你想幹就能幹的。

你得做好全軍覆沒的準備,並且有付出全軍覆沒的代價的決心,才可以這麼幹。

李元吉點著頭道:“我知道就食於敵不容易,可我們是讓突厥人就食於敵,又不是我們自己就食於敵……”

所以即便是全軍覆沒的話,那覆沒的也是突厥人,而不是大唐人。

此舉雖然有草菅人命的嫌疑,但大唐不會有什麼聖母跳出來幫突厥人叫屈。

“況且,有我大唐為突厥人提供軍備,以突厥人的悍勇,草原上還真沒幾個勢力能是他們的對手。所以他們一旦踏上了征程,就食於敵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李元吉繼續說道。

李世民只是皮笑肉不笑的呵呵了一聲,然後沒音了。

他看出來了,李元吉就是不在乎突厥人的死活,所以才讓突厥人去就食於敵。

至於突厥人在就食於敵的過程中會付出多大的代價,李元吉明顯沒考慮。

而他自然也不會去考慮。

他又不是突厥的皇族,突厥人死不死跟他一點兒關係也沒有。

指望他去憐憫突厥人,那不可能。

他對任何對大唐,對他自己沒有價值的人,都生不出憐憫之心。

見李世民不說話了,李元吉接著道:“你對我的想法有沒有什麼建議,又或者其他的看法?”

李世民不鹹不淡的道:“我的建議就是建立都護府,如果你不願意建都護府的話,那我沒什麼建議。”

聽得出來,李世民對建立都護府的事情很執著。

這倒不是說他固直的認為在草原上建立都護府就是統治草原最好的方式,而是在兩漢和三國的時候,有這方面的先例。

東西兩漢,以及曹魏時期,在西域建立的西域都護府,將西域統治的挺好的。

也是因為如此,李世民才想照貓畫虎。

其他的方式能不能有效的統治草原,歷史上沒有例子可以借鑑,對李世民這個純粹的唐人而言,是有風險的。

而為了避免未知的風險,所以他才會顯得有些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