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讓蘇定方和羅士信中的任何一個人去鎮守丹州,儘量不讓延州的戰事往南蔓延。

剩下的就是我們直接跟突厥人較量了。”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點頭。

讓李道宗去鎮守永和關,將突厥人抵擋在綏州境內,不讓突厥人出現在太原府,不讓突厥人去直擊石州到葦澤關一線,亦或者在太原府境內的晉州各地肆虐倒是容易。

因為李道宗人在洛陽,從洛陽到永和關的距離也近,一路上也沒什麼戰事,可以說是暢通無阻。

在捨棄輜重的情況下,李道宗有個三五日就能到達永和關。

但是讓蘇定方和羅士信中的任何一個人去鎮守丹州有些困難。

因為蘇定方和羅士信如今在代州和恆州的交匯處,那裡全是山,群山蔓延,蘇定方一行光從山裡走出來就得五日,更別提再從代州趕往丹州了。

從代州到丹州,中間有足足一千六百里地,且途中多山路。

等到蘇定方一行從代州趕到丹州的時候,恐怕都到一個多月以後了,即便是拋棄了沉重的輜重,輕裝上陣,也得大半個月走才行。

大半個月以後,延州各處恐怕都被突厥人佔據了,丹州恐怕也被突厥人禍禍了。

所以指望蘇定方和羅士信中的任何一個人去鎮守丹州,並不可取。

李世民見李元吉只是若有所思的點頭,卻不說話,似乎猜到了李元吉在想什麼,當即又道:“可以先調遣十二衛中的兩衛趕往丹州駐守,等到蘇定方和羅士信中的任何一個人趕到丹州以後,再將丹州交給他們。”

李元吉緩緩點頭,這樣安排的話就沒問題了。

十二衛中的將軍和校尉們雖然沒有蘇定方和羅士信能打,可也不孬,不然也不會被選入十二衛。

有他們臨時代替蘇定方和羅士信中的任何一個人指揮大軍抵禦突厥人,突厥人一時半刻也突破不了丹州的防禦。

畢竟,丹州本地還有丹州都督府的兵馬協防,三支兵馬,外加三位統兵的大將,足以將突厥人分派出來入侵丹州的兵馬給擋住。

“那我們呢,該怎樣部署?”

李元吉盯著李世民問。

在領兵打仗這種事情上,李世民的能力格外突出,所以李元吉相信李世民,也相信李世民不會在這種戰事上藏私,或者鬧什麼么蛾子。

李世民正色道:“就讓侯君集率本部兵馬,以及寧、邠兩州的府兵,外加隨後趕來的一衛十二衛的兵馬,繼續在安定抵禦突厥人。

我們率領我們帶來的兵馬,去馬嶺試探一下突厥人的虛實。”

李元吉沉吟道:“是羊攻,還是去馳援馬嶺?”

李世民認真的道:“是試探!我要是所料不差的話,此次頡利派出來攻打馬嶺、白馬、華池的兵馬應該不會太強,應該在四到六萬左右。”

李元吉思量著道:“其他的絕大多數兵馬被頡利派去攻打延綏了?”

李世民毫不猶豫的點頭。

李元吉也大致明白了頡利作戰的方向,以及作戰的意圖。

雖然在蕭關的時候他也有所猜測,到了慶州以後也做過一些分析,但經過李世民說明分析以後,他腦海中的猜測和分析就更明朗了。

頡利眼下最主要的作戰目的還是在大唐的邊陲開啟另一道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