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現在雖然對大唐沒有覬覦之心,可若頡利邀請吐蕃人到大唐來搶劫的話,吐蕃人有九成九的機率會答應。

畢竟,有突厥牽制住大唐絕大多數兵力,吐蕃人從高山上下來以後,可以如入無人之境的在大唐各處劫掠,也可以輕而易舉的劫掠到大量的錢糧和人

口。

對於一個正在崛起的部族而言,錢糧和人口是他們最緊缺的東西。

如果能付出極小的代價獲取大量的錢財和人口的話,他們是不會錯過的。

「所以我們必須贏,也只能贏!匹夫如項羽尚且知道破釜沉舟,難道我大唐連破釜沉舟的勇氣也沒有嗎?」

李元吉也站起了身,盯著李世民高喝。

李世民當即就要反駁,李元吉又道:「我就是要告訴所有人,誰敢侵犯我大唐,誰敢屠戮我大唐的百姓,我就會跟他死磕到底!

不屠其國,滅其種,決不罷休!」

「你這是瘋了!你這是要窮兵黷武!」

「對啊,有漢武這個前車之鑑在,殿下您一定要三思啊!」

李世民和陳叔達一前一後開口。

李世民是怒喝,陳叔達帶著一絲哀求。

雖說陳叔達平日裡總是毒舌李元吉,可是真到了決定國事或者戰事的時候,他即便是再毒舌也對李元吉不起作用。

年中宮中動亂的時候,他、李綱、蕭瑀、裴矩已經見識到了李元吉的獨斷專行。

知道李元吉下定決心了的事,他們即便是說破大天去,也阻止不了。

所以他現在能做的只有勸戒和哀求。

「你們只看到了此戰敗了的壞處,卻沒看到此戰勝了的好處。」

李元吉盯著李世民和陳叔達道:「此戰若是勝了,我大唐自此無憂矣。此戰若是勝了,我大唐舉世在無敵手。此戰若是勝了,這天下各地任我大唐馳騁,任我大唐取允。」

李世民毫不客氣的反擊道:「可若是敗了,我大唐自此以後只能仰人鼻息,只能看著突厥人、吐谷渾人,甚至還有吐蕃人、林邑人、高句麗人、百濟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在我大唐的邊陲馳騁,在我大唐邊陲的各處劫掠。」

陳叔達點著頭道:「在這種事情上,縱有百利也不能為啊。」

李元吉冷峻的道:「為了這百利,承擔一些風險也是應該的。天下哪有有利無害的事情?」

【穩定執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

淨淨,腦子裡只剩下了一種罵孃的衝動。

***,***實在是給的太多了。

多到他突然發現,這場仗也不是不能打,也不是不能這麼打。

陳叔達都驚呆了,他是怎麼想也想不到,李元吉居然會在關鍵時候說出這種話。

這下子,李世民的軟肋算是被拿捏了。

「殿下!」

您可千萬別被他的糖衣炮彈誘惑啊!

陳叔達緊張的看向李世民急呼。

李世民的呼吸變得凝重了起來,在陳叔達緊張的神情中,突然來了一句,「我去哪兒?」

陳叔達差點一頭栽倒在地上,驚恐的衝著李世民高喊,「殿下,您可不能助紂為虐啊!」

在這一刻,或者說在李世民被拿捏的那一刻,陳叔達已經顧不上規矩了,也顧不上去計較李世民庶民的身份了,口口聲聲的稱呼李世民為殿下。

縣衙正堂內的其他人也顧不上去計較這件事了,因為他們已經沒心思去計較這件事了。

他們只想知道李世民會不會在陳叔達的勸解下回心轉意。

然而,李世民根本就沒搭理陳叔達,而是看著李元吉又重複了一句,「我去哪兒?」

李元吉會心一笑道:「你哪兒也不用去,你就跟在我身邊,幫我出謀劃策即可。你也知道,論兵法謀略、行軍打仗,我不如你,我大唐的很多人也不如你。」

李世民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道:「那我知道我該做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