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沒辦法,如果有辦法的話,也沒人藏著掖著。

畢竟,這可是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只要能想出好辦法,爵位抬一抬,封戶加一加不成問題。

即便是爵位走到了頂點,封戶也加到了不能再加的地步,也能為家中的子嗣謀一個爵位。

所以,如果他們真有辦法的話,根本不會藏私。

李元吉深吸了一口氣,又長出了一口氣道:“既然你們都沒辦法,那就聽一聽我的辦法。”

城門樓子內的人齊齊一愣,錯愕的看向李元吉。

李元吉沒有在意他們的眼神,繼續道:“我的辦法是,由我、陳叔達、蔡允恭、宇文寶、薛收、于志寧一起率三千精兵,以及關中剩餘的府兵趕往綏州馳援。

關中的府兵雖然不堪大用,但是站在城頭上倒一倒金汁,扔一扔滾木礌石,還是可以的。

我相信,有我們這支兵馬加入,一定能擋住綏州外的突厥兵馬。”

陳叔達聽到這話,徒然的瞪起眼,快速的說道:“殿下,萬萬不可!”

蔡允恭趕忙跟著點頭道:“對,殿下不可以身犯險。如果非要派人去馳援的話,就讓臣等率領著兵馬去吧。”

在突厥人兵分四路的情況下,以銀綏兵力最薄弱的地方最危險。

李元吉領兵去馳援的話,萬一有個什麼好歹,他們這些人就可以自裁了。

不自裁的話,回到了長安城,護犢子的李淵也會紅著眼睛問一句‘朕的兒子死了,你們為什麼沒死’,然後再紅著眼睛送他們下去。

這種事情李淵絕對做得出來。

所以,他們說什麼也不能讓李元吉去涉險。

李元吉直言道:“蕭關的戰事我大致瞭解了,以任國公之能,以及一眾將士的英勇,一定能守住這裡。

所以我留在這裡根本毫無用處,你們絕大多數人也是如何。

所以我們不如領兵去綏州,幫綏州守將一把。”

這不是李元吉在信口開河,這是李元吉在仔細瞭解過戰況以後做出的判斷。

關外的突厥人雖然多,關城內外的大唐兵馬數量也不少。

又有秦王府統軍府這種百戰的精兵助陣,擋住突厥人不敢說輕而易舉,但也能手到擒來。

所以這裡根本不需要人幫忙,也不需要人指手畫腳,劉弘基一個人足矣。

就這,李元吉還給劉弘基留下了韓良等人助陣。

在梁師都被迫返回朔方城以後,即便是突厥精銳齊出,劉弘基也能從容應對。

畢竟,沒有了梁師都的人助陣,突厥人在攻城拔寨這方面真的很拉。

歷史上突厥人之所以能數次攻破大唐的防禦,甚至長驅直入的出現在長安城,是因為突厥人每次都是出其不意的對大唐發起攻擊,等到大唐得到訊息,並且反應過來的時候,突厥人已經攻破了邊陲上的關口,出現在了大唐境內。

這一次不一樣,這一次是大唐料敵先機,先一步陳兵在邊陲上,所以突厥人想要攻破關口,出現在大唐境內,就必須跟大唐的兵馬正面的剛一場,並且將大唐的兵馬擊潰才行。

在這種草原人入侵中原的防禦戰中,只要中原王朝能料敵先機,並且提前做好部署,並且有足夠的精兵強將可用,基本上都不會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