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雖然都不是什麼善類,但也沒有太大的威脅性。把闞稜曾經統御的拍刀將們拉過來,在氣勢上能把他們碾壓成渣渣。

至於戰鬥力嘛,不太好說。拍刀將們的實力雖然不俗,但能被馮盎選作隨行人員的交州漢子,實力恐怕也不容小遜。

但對李元吉來說,都一樣。你不能指望一頭已經勐的不像是人了的朦勐龍去承認狼啊虎啊之類的有什麼威脅性。

“走,隨我同車入城。”在馮盎挨個的見過了陳叔達等人以後,李元吉主動邀請。

馮盎趕忙誠惶誠恐的拒絕,

“臣對大唐未盡寸功,怎敢跟殿下同車而行。”李元吉也沒有再邀請,孤身上了王駕,吩咐趙成雍帶隊回城。

施恩這種事情,恰到好處就行,過猶不及。今天承認了馮盎祖父、祖母的功績,並且讓人編撰成冊發給各個地方宣傳,又誇獎了馮盎一番,給了馮盎一個名留青史的機會,就已經夠意思了。

再帶馮盎同車而行的話,馮盎會真的惶恐,其他人會有意見的。也就是他現在還是個王,邀請馮盎同車固然於禮不合,但還算不上是‘最高的禮節’,其他人有意見也不好多說什麼。

他要是請李淵坐上太上皇的位置,他坐上李淵的位置,再請馮盎同車,那陳叔達、任瑰等人會當場反對,御史們也會站出來各種嗶嗶,甚至私底下還會各種針對馮盎。

在官場上,當官員們遇到了看不過去的事情,又拿一方沒辦法的時候,那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去欺負另一方。

這幾乎已經成了一種不成文的規矩了,不會有多少例外。當然了,如果是李綱、魏徵那種鐵頭娃碰見這種事的話,那倒是兩方都會說,但欺負的話,還是會去欺負他們能欺負的一方。

你不能指望李綱、魏徵那種人為這種小事去以頭樁柱,以命維護正義吧?

人家也沒這麼廉價。

“來,馮愛卿隨我一起入宮。”迎接馮盎的隊伍兜兜轉轉間進了長安城,又在長安城許多人的圍觀中到了宮門口,入宮以後,馮盎,乃至陳叔達等人是沒資格乘車的,所以李元吉主動下了車,邀請馮盎一起進宮。

馮盎客氣了兩句,帶著他帶來的兒子馮智或,以及半道上加入進來的兒子馮智戴。

一起跟隨著李元吉往宮內走去。為了彰顯對馮盎的重視,為馮盎接風洗塵的宴席設在了海池邊上的水澤殿。

至於太極殿嘛,他一個人可不夠格。除非他是攜帶著滅國之功入京的,又有百官作陪,不然的話他是享受不到太極殿這個規格的。

除了海池邊上的水澤殿,宮裡倒是還有很多適合設宴的地方的,只不過絕大多數如今被劃入了後宮,他一個外臣,作陪的其他外臣,不好去裡面晃盪,萬一喝醉了闖出殿去驚擾了後宮裡的某個嬪妃,或者言語上有失,那到時候是殺還是不殺?

所以只能委屈他到水澤殿飲宴了。不過,即便是如此,馮盎依然很高興。

一路上除了吹捧大唐、吹捧聖人,吹捧百官,還興高采烈的拉著馮智戴問東問西。

問馮智戴在京期間待君王可曾恭順,問馮智戴為君王做事的時候有沒有盡心盡力,還問了其他事情。

雖然其中一部分是場面話,但也有一些真話。透過馮盎的反應,以及他跟兒子之間的問答,不難看出,他對此次迎接他的規格還是非常滿意的。

對朝廷對待他的態度更滿意。他滿意就好,大唐以後經略交州的時候,就會容易很多。

到了水澤殿,看著水澤殿外多了幾個人,李元吉也是一愣。

“你們也是來迎馮愛卿入京的?”李元吉沒好氣的問。李孝恭以及其他幾個在漕運和海運中有份子的郡王皆笑呵呵的回話。

“我們這不是怕你一個人撐不起場面,所以來給你撐場面來了嘛。”

“……”李元吉白了李孝恭等人一眼,沒有再多說什麼。李孝恭等人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他可清清楚楚。

李孝恭等人可不是來給他撐場面來了,他也不需要李孝恭等人給他撐場面,李孝恭等人分明就是厚顏無恥的湊上來,想見他們的財神爺。

馮盎如今獨掌著海運的另一頭,稍微向他們傾斜一點就能讓他們吃的腦滿腸肥,所以他們都想跟馮盎混了臉熟。

此外,馮盎此次入京,肯定會拜訪一番群臣,先跟馮盎見過面,說上話,建立交情的,回頭收到的禮物也會更貴重。

就馮氏在交州經營了幾代人的家底來看,馮盎所送出的禮物的價值絕對不會低。

馮智戴昔日到齊王府拜山的時候,可是拿出了一箱子價值不菲的寶石。

馮盎只會多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