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就是,但凡為大唐出力的,可以給他們一個抱大唐大腿的機會。

這對唐人而言

,是一件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唐人聽到了會十分不齒。

但對那些掙扎在溫飽線上的草原人而言,尤其是那些沒有依靠,整日裡被其他大部族欺負的中小部族而言,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只要讓他們報上大唐這顆大樹,他們就能擺脫那些大部族的欺負,安心的發展,安心的壯大。

而他們所需要付出的,不過是上百位族人的性命而已。

這對他們而言,絕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因為他們不依附大唐的話,每年一樣會死人,而且很有可能會超過百數,因為那些壓著他們的大部族是絕對不會仍有他們壯大起來,也絕對不會任由他們好好的討生活。

所以用上百人的性命,換取以後安定的生活,他們絕對是願意的。

再加上有突地稽部這個例子在前,他們也能看到依附於大唐以後的好處,不僅能有安定的生活,還能借著大唐的威風去欺負其他部族,還能吸納其他部族的力量壯大自己,他們怎麼可能拒絕。

雖說草原上的人不如漢人聰明,但那不是智商上的問題,而是文化和教育上的問題。

在草原那麼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部族,多多少少都有一兩個智者,所以絕大多數草原人即便是看不到這中間的好處,草原上的智者們也一定能看出來。

所以這件事要是操作得當的話,成功的機率很大。

「辦法倒是個好辦法,不用我大唐出一文錢,便能得到一大堆的助力,事後還能招攬一大波人為我大唐賣命。只是,這種事情要是弄不好,很容易養虎為患。」

李元吉不用多想,也知道唐儉的這個辦法可行。

只是這麼做確實容易養虎為患。

安祿山是怎來的?

西夏、遼國、金國、蒙元,乃至大清是怎麼起來的?

就是中原王朝養出來的。

其中金國、蒙元雖然不是中原王朝直接養起來的,但也有間接的因素在裡面。

並且在金國和蒙元壯大的期間,中原王朝沒少為他們提供營養。

所以在收編域外的部族,以及利用域外部族的時候,還是要考慮考慮養虎為患的事情的。

歷史上李世民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幾乎可以說將周邊一切能招撫、能收編的部族全收編了,並且為大唐培養出了多位能征善戰的部族將領。

可李世民做的不夠徹底,使得他死後,這些將領反的反,叛的叛,忠心耿耿的繼續追隨著大唐的,寥寥無幾。

所以域外的部族可以用,也可以收編,但必須想要妥善的安置手段。

不然,今日他能助你,明日也能殺你。

或許以後亂你基業的,便是他的子孫。

「這個殿下不用擔心,臣會想辦法讓他們各部族之間互相仇視、互相攻伐的,絕對不會讓他們抱成一團,成為我大唐的威脅。」

唐儉一臉鄭重的保證。

在這種挑唆別人互相仇視、互相攻伐的事情上,唐儉沒有像是其他臣子一樣,遮遮掩掩,委婉的說話,而是直接將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