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緩緩起身,躬身道:「兒臣沒有任何看法。」

李淵目光又落在了李元吉身上。

李元吉果斷起身將李世民的話複述了一遍。

李淵瞪了李元吉一眼,又看向了其他人。

在李淵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下,事情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原本沒有表態的郡王們,齊齊倒向了李淵一邊。

李淵的支持者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超過了李綱等人。

李綱等人見此臉色大變,一個個毫不猶豫的將目光落在了李世民和李元吉身上。

在李淵爭取到了其他的郡王們表態以後,他們想要反轉局面,就只能爭取到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支援。

也唯有李世民和李元吉帶著屬官們一起支援他們,他們才能以絕對性的優勢壓倒李淵。

問題是,李世民在李建成倒臺以後,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他不趁機落井下石,就已經很難得了,讓他支援李建成,根本不可能。

李元吉又是一個渾人,一言不合就動手。

他們要是一個說不好,今日這一場朝會恐怕就會以鬧劇收場。

所以他們根本不好爭取。

不過,即便是不好爭取,他們也得試試。

「秦王殿下……」

裴矩沉聲開口。

李世民不等裴矩把話說完,冷冷的道:「裴公,我已經仁至義盡了,莫要再逼我,更不要覺得我是軟柿子。」

裴矩張了張嘴,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了。

李建成在對李世民下殺手的時候,兄弟二人的情誼就已經徹底斷了,李世民沒有在這種事情上落井下石,確實已經仁至義盡了。

如果再逼李世民的話,李世民說不定就會放棄名聲不要,倒向李淵。

那樣的話,他們就再也沒有翻盤的可能了。

李綱皺起眉頭,準備再次拿大義拿捏一下李世民,卻被裴矩給攔住了。

「李公……過猶不及……」

李綱張了張嘴,卻沒有再說話,只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將目光落在了李元吉身上。

裴矩的目光也落在了李元吉身上。

李元吉感受到了兩個人的目光,一臉嘲弄的看向兩個人。

兩個人見此,眉頭皺成了一團。

相比起李世民,李元吉明顯更不好對付。

因為李世民多少還講理,還要名聲,還在乎面子,可李元吉不僅不講理,不要名聲,也似乎不怎麼在乎面子。

他們根本拿李元吉沒辦法。

「齊王殿下,你對此事真的一點兒看法也沒有?」

李綱和裴矩都跟李元吉吵過架,所以不好直面李元吉,所以把這個艱鉅的重任交給了蕭瑀。

蕭瑀看著李元吉,神情複雜的說著。

李元吉嘲弄的笑道:「有啊,我的看法就是,此事必然是東宮上下的佞臣們教唆的,要處置的話,在東宮上下的佞臣們也不能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