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眼裡,不會覺得你有多厲害,只會覺得看了一處猴戲,也許還會期待下一場。

所以,你想有面子的話,你得幫你的另一半更有面子才行。

如此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在這方面,古人就做的很好。

尤其是讀過書,明事理的古人。

“臣明白了,殿下的意思是蘭婢的心思都用在了伺候聖人御書上了,所以才懈怠了九葉金蘭?”

女管事也沒有再跟李元吉揣著明白裝糊塗,痛痛快快的把李元吉想要的說了出來。

李元吉會心一笑,點著頭道:“正是如此。”

女管事點了點頭道:“那該如何賞賜蘭婢呢?”

功是功,過是過,在李元吉沒有提到功過相抵的情況下,功過就要分明。

這不是說女管事不會變通,而是楊妙言定下的規矩就是這樣。

這是一種很簡單,也很有效的御下手段。

可以使得下面的人在有功的時候不驕傲,不懈怠,也可以使得下面的人在有過的時候不抱有僥倖心理,從而使得下面所有人在做每件事的時候都謹謹慎慎。

“賞賜就不必了,功過相抵吧。”

李元吉笑著擺擺手道。

女管事躬身一禮,“臣遵命。”

李元吉看了一眼還在努力的用自己的鮮血澆灌九葉蘭,歧途救活九葉蘭的蘭婢,嘆了口氣道:“去看看她吧,別讓她死了。”

女管事應允了一聲,走到了蘭婢身邊,蹲下身,用沉重的語氣說了一句,“你可以放心了,殿下已經饒恕你了。”

蘭婢聽到這話,才恢復了神智,短暫的愣神過後,眼含著熱淚四處尋找起了李元吉的身影。

看到了李元吉以後,強忍著哭腔,給李元吉一個勁的叩頭。

李元吉甩了甩袖子,揹負雙手,丟下了一句,“回去好好養著吧”。

就走了。

蘭婢就像是沒聽到這話一般,還在叩頭。

直到被女管事拽了一把後,才停止了叩頭,然後一個勁的感謝起了李元吉的大恩大德。

李元吉一點兒也不認為自己這算是大恩大德,在他看來,他的人因為一束蘭花,將蘭婢打的皮開肉綻,有點重物輕人,這是錯誤的,他只不過是撥亂反正而已,何來恩德之有?

不過蘭婢喜歡把這當作是恩德,那就隨她去吧。

反正他是沒心思去糾正的。

因為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在碰到了這種事情以後,都會這麼認為,他一個人是糾正不過來的。

要是非要去糾正的話,還容易被當成異類。

這就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明明你心裡有正確的是非觀,但卻不能灌輸給別人,也找不到一個跟你是非觀一樣的人。

你就像是一個盲流在異國他鄉的遊人,目光所及之處皆是跟你不一樣的人。

你以為他們是異類,等你靜下心的時候才會發現你才是那個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