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橫豎得處置李元吉一番,給十六衛的一眾將軍們一個交代。

“羅士信不計較此事,是因為我二哥出面說項,又是在一眾文武面前說項,羅士信根本沒辦法拒絕。

但是我可以。

至於補償……

我有的是錢財和田產,撫卹那些陣亡的將士們的家眷,還看不上王君廓那三瓜兩棗。”

李元吉態度堅決。

李秀寧忙道:“那父親的責罰你怎麼應對?十六衛的一眾將軍要是因此鬧起來了,父親即便是再寵愛你,也會重重的責罰你。”

李元吉盯著李秀寧,堅定的道:“父親要責罰,就讓父親責罰好了。我意已決,阿姊就不必再勸了。”

李秀寧一臉焦急,還要開口,就聽李元吉又道:“阿姊再勸的話,容易傷到我們姊弟的情分。”

李秀寧張了張嘴,最終一句再勸的話也沒有說出來,只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天色也不早了,阿姊早些回去歇息吧。明日阿姊若是有閒暇,可以到城內的校場去觀戰。”

李元吉見李秀寧不再勸了,也沒有挽留的意思,當即下起了逐客令。

李秀寧又嘆了一口氣,沒有再說什麼,匆匆的離開了李元吉的下榻之處。

李元吉在李秀寧走後,微微眯起了眼,幽幽的感慨,“看在我阿姊為你求情的份上,明天我就用十成力打你一下……”

李元吉是非跟王君廓計較不可。

王君廓在洺水城做的事情,太過分了。

就因為他一時失察,足足害死了將近兩千的驍勇。

屈突通代替李世民,只是稍微懲處了一下,根本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懲罰。

不收拾王君廓,李元吉心裡不痛快。

尤其是今日入城的時候,看到了那些暗自垂淚的老弱婦孺以後,心裡就更不痛快了。

那些驍勇們要是因為遭遇了強敵,不敵戰死,那李元吉沒話說。

但那些驍勇們,是因為王君廓一時疏忽,不得不放棄洺水城內李去惑率領的兵馬,孤軍奮戰而死的,那李元吉就有話說。

以前李元吉不計較此事,是因為以前還發生這大戰。

大戰期間,大唐內部出現內訌,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所以李元吉才隱而不發。

如今大戰已經平定了,李元吉就必須跟王君廓討回這筆帳。

至於得罪李世民、觸怒李淵的事情,李元吉也有考量。

李元吉麾下的兵馬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藏是藏不住的,肯定會引起一些人的關注和忌憚,甚至還會有人懷疑他別有用心。

所以李元吉必須找個人立威,讓所有人知道,他不好惹,也別惹他,惹急了,他是會動粗的。

他也必須找個人立威,讓高雅賢這種心懷二心的,以及李思行這種明明在他府上做事,卻效忠著別人的人看看,他要收拾一個人,絕對不會在乎對方的身份,也不會在乎所要承擔的後果。

……

就在李元吉感慨著要用十成力氣,‘輕輕’的打王君廓一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