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雖然偏了點,但目的差不多。

李秀寧眉頭皺成了一團,咬著牙道:“父親怎麼能這麼做?!”

李元吉一臉無奈。

李淵為什麼這麼做?

還不是因為李淵食言而肥,又怕李世民鬧起來了,他沒臉去面對,所以想提早的將矛盾轉移出去。

“你準備怎麼做?”

李秀寧盯著李元吉問。

李元吉長嘆道:“還能怎麼做?只能抗旨了。”

如果是在長安城的話,李淵別說冊封他為震曜上將了,就是封他一個戲文裡說的那種跟皇帝比肩的並肩王,他也敢領受。

因為在長安城裡,李世民要割據也好,要請李淵當太上皇也罷,都不是很容易,所以他也不用在意李世民。

可現在是在長安城外,李世民有割據的條件,也有請當太上皇的實力。

李世民在這個時候割據了,或者是請李淵當太上皇了,對大唐沒好處,對他也沒好處。

所以他不得不顧及一下李世民。

李秀寧驚愕的看著李元吉。

她沒料到李元吉如此果斷,如此的決絕。

抗旨對他們姊弟而言,雖然不至於殺頭,但也少不了懲罰。

“你剛剛立下大功,不僅領不了賞賜,還得領一次懲罰,你甘心嗎?”

對李秀寧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不願意看到李元吉受委屈。

李元吉‘呵’笑了一聲,“不甘心又如何?”

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唐內部搞分裂、搞內亂吧。

那樣的話,只能是親者痛,仇者快。

大唐現在還有諸多大敵沒有解決,搞分裂、搞內亂,就是在給敵人創造機會。

突厥人雖然退了,但一旦大唐內部出現了動盪,突厥人隨時會捲土重來。

梁師都也在等一個機會。

輔公祐距離造反也不遠了。

李藝雖然現在對大唐忠心耿耿,可是大唐內部一旦出現了分裂或者內亂,李藝恐怕也會反水。

大唐如今的丁口只有一百五十多萬戶,再也經不起像是隋末那樣的亂世了。

再經歷一次,大唐立馬會變得四分五裂。

很多地方可能就是突厥人,亦或者其他種族的人說了算了。

五胡亂華是怎麼產生的?

就是因為晉國八王,搞分裂,搞內亂,搞的國力空虛,民生凋敝,兵馬的數量極速銳減,兵馬的戰鬥力極速下滑,給了以匈奴、鮮卑、羯、羌、氐為首的胡人一個趁虛而入的機會。

大唐的人傑足夠多,搞分裂、搞內亂的話,下場或許會比晉國好一些,但很多百姓肯定逃不過做羊的命運。

李元吉豈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去做羊?!

“還是我來吧!”

李秀寧不願意李元吉受委屈。

李元吉咧嘴一笑,李秀寧的心意他感受到了,但是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