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也沒多做解釋,只是盯著孫思邈笑道:“先生只要答應入府,我立馬會幫先生操持此事。

我會想辦法將此事的麻煩降到最低,也會將所有的瑣碎攬入府中,不會讓它們打擾到先生。”

孫思邈之所以多次拒官不受,就是不願意摻和官場上的瑣碎,也不願意被官場上的瑣碎打擾。

李元吉既然要納孫思邈入府,自然會幫他解決後顧之憂。

孫思邈聽到了李元吉的話以後,神情複雜的陷入到了沉默當中。

許久以後,孫思邈看向李元吉,感嘆著道:“我躲了一輩子紅塵,沒想到還是得到紅塵中走一遭。”

李元吉樂了,“這麼說,先生是答應了?”

孫思邈點著頭,道:“答應是可以答應,但我有幾個條件。”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道:“你到了我府上以後,無需聽調,也無需聽宣,我也不會強留你在府上,我會在長安城外找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為你搭建一處草廬,供你傳授醫術,治病救人。

我需要你出面的時候,我會派人跟你商量,你若是願意,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你要是不願意,我也不會強求。”

孫思邈一愣,苦笑著道:“我想說的,都讓殿下說完了,我無話可說了。”

李元吉哈哈笑了。

孫思邈要什麼,他心裡跟明鏡似的,他又不需要孫思邈去給他衝鋒陷陣,也不需要孫思邈給他出謀劃策,所以他能滿足孫思邈所有的需求,自然不需要孫思邈主動開口。

“往後你就是齊王府的人了,出門在外,有人欺負你的話,你可別墜了我齊王府的名頭。”

李元吉打趣的說著。

孫思邈哭笑不得。

他一個年僅古稀的老人,還是一個有名望的老人,誰敢欺負他啊,他不去欺負別人就不錯了。

“那草廬的事情,就有勞殿下了。”

孫思邈起身施禮。

李元吉也起身還了一禮,待到孫思邈走了以後,李元吉心情大好,順勢思量起了大唐版醫院的事情。

他為了納孫思邈入府,答應了幫孫思邈傳播醫書,推廣大唐版的醫院,那他肯定得做。

但做歸做,卻沒必要頂著杏林公敵的名頭去做。

也沒必要自己打頭陣,去跟那些杏林中人為敵。

這是一件造福大唐的事情,他有一定的責任,李淵、李建成、李世民的責任更大。

他完全沒必要自己一個人出錢出力。

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也得跟著出錢出力。

……

李元吉思量了幾日,有了那麼一些頭緒,二話不說就給李淵去了一封信。

直言朝廷連年苦戰,軍中受傷的將士良多,卻苦無良醫及時診治。

所以朝廷應該讓太醫院牽頭,組織一個‘醫術交流大會’,請杏林各派各家的高手出面,一起最佳化一下‘戰地醫術’,並且聯手編撰一本‘戰地醫術集’,組織軍中的大夫們集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