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華手術很順利。

第一場手術結束後當天,局長趙國棟就回來了。

不過當時李玉華還在加護病房,只能先找了紀茹芳和徐櫻過去問了情況,根據王彩霞的記錄,即刻申請了抓捕令,親自帶著人往那個村子去了。

這一去走了整整一個禮拜,到李玉華進行過刮宮手術,進入恢復期的時候才回來。

而那幾天李玉華的情緒仍舊不穩定,王彩霞又跟著走了,她倆得倒班過來看顧她。

方遒和方向陽自覺是男娃,得照顧家裡的女人,也跟著輪著倒換,方遒跟徐櫻一班,方向陽跟紀茹芳一班。

熬到再見王彩霞和趙國棟,四個人居然都瘦了一圈兒。

這時候已經過了破五,雖然大廚和經理都不在,可有趙桂竹看顧著,餃子館兒的點心賣得特別紅火,不僅他們紅火,連同送到縣上“元記灌腸”的一樣賣的好,名聲也因此揚出去了,據“元記灌腸”第四次來拿貨的時候說,現在已經有市裡有親戚的顧客上店裡來拿貨,專為了給那頭寄。

說:“就是京城裡最有名的點心鋪子做的都沒咱這兒的好吃!”

這話徐櫻聽著也就過去了。

咋可能呢?

倒不是她對自個兒手藝沒信心,而是原料和採購問題。

比方說京城點心裡常用的青紅絲、蜜餞、乳酪這最重要的三樣,他們餃子館兒就買都買不來,為啥呢?沒指標!

所以雖然這回火了,徐櫻卻沒計劃繼續擴張。

一則市場不是大擴張的時候,二則她已經得到訊息,市裡、廠裡、各村兒都已經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運動。

只是恰是因為這場運動,李玉華的案子反倒很容易就辦下來了,而餃子館兒居然也因此又成了個典型,這回的典型是“推倒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英雄戰士”!

這都是後話。

眼下趙國棟和王彩霞剛從村兒裡回來第二天,得知訊息的紀茹芳就拉著徐櫻和方遒去了警察局。

結果沒看到讓抓回來的犯人,反倒看到幾個發愁的民警,連同局長趙國棟都沒在自個兒辦公室,坐外面愁的薅頭髮。

“村兒裡非常封閉,村民的思想非常封建,進村調查幾天,從村長到村民都在包庇這個事兒,村兒裡唯一的會計兼戶籍民警居然還勸我們,讓我們‘死者為大’,就把這件事兒揭過去,那村長還說啥,說這是‘小兩口的家事兒’,我們管不著!”趙國棟把紀茹芳和徐櫻請著坐下,跟她們說案情進展,氣得直拍桌子。

“而且村裡可能不止一起這樣的案件,我看到有一家把女人鎖在豬圈裡,想過去幫忙,差點兒就讓村民給圍攻了,那女人已經瘋了,可看著我們還知道跟我們求助,我們卻幫不上忙!”

王彩霞接著說,眼眶紅紅的。

“這都啥時候了,咋還能有這樣的村子!”

她說這話,其實徐櫻挺想笑的,這話當時李玉華也說過吧?

可不是當事人是不會明白的,辦案講究個程式、法律,他們以為村民們不懂法才會犯錯兒?

不是,他們懂,且更懂如何規避法律。

所謂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其實就是這個道理,法律無外乎是個道理,可胡攪蠻纏下來啥道理都講不清。

道理講不清,證據找不到,案子就卡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