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剛剛放晴,和煦的陽光透過洞口對映了進去,半崖上的這個洞顯得有些深邃。

我小心翼翼的往前走,直到陽光淡了下來,洞內漸漸地昏暗起來。

越到裡面越是黑暗。

直到我準備摸出身上的火摺子的時候,周圍突然亮了起來,由裡向外的一道火引線散發著‘嘶、嘶’的聲音,一點星火,蔓延著點燃了洞內牆壁上所有的油燈,剎那間,整個洞裡燈火通明。

我沿著曲折蜿蜒的洞向著裡面走去。

整個洞穴牆壁上,苔蘚青綠,放置燈臺的石雕顯得古樸而厚重,想來這個洞存在的年代已經很久了。

唯有油燈裡的燈芯看上去比較新,想來是有人添補上去的。

抓了駱駝,引我至此。

我步步為營,提起十二分的精神,一步步的向前走去。

道路也變得越來越狹窄,左右盤踞彎曲,我繞了大概半個時辰的路程,終於至狹窄最深處,是一個出口。

我遠遠的接著燈光,看到了出口裡面是一個很廣闊的空間。

我小心翼翼的走了過去。

腳上已經真氣遊走,隨時準備施展星羅凌音步,以備不測。

我抬腳,跨了進去。

面前出現的是一個巨大的溶洞。

鍾乳橫豎,流光溢彩。

當空是一座鐵索橋,橋下暗流平緩的向著另一邊流去。

這裡似乎就是烏陽丘溪流的發源地。

鐵索橋看上去和這個洞存在的時間一樣的久遠,鏽跡斑斑,耐人尋味。

穿過鎖橋,我向著裡面走去,依舊沒有那人的身影。

在洞裡我穿行了大概五里左右的路程,直到鐘乳石柱漸少,到了一個圓壇類似的地方。

圓壇成九面,一面是入口之門,其他八面皆是雕刻了玲瓏浮凸的壁畫。

中間是霸下駝碑,霸下乃是鱗蟲之長瑞獸龍之九子第六子,名為贔屓,喜歡負重,樣子似龜。

傳說,霸下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被大禹收服之後,便將他永遠壓在功德碑下。

這石刻圓壇中間的霸下駝的碑,上面的碑文卻不是功德碑文。

碑文只有四個字‘生人止步’。

我走入壇中,仔細看了看牆上的浮雕。

八塊壁雕,刻得乃是八刑圖。

從門邊左至右,環繞一圈。

一為腰斬,重斧從犯人的腰部將其砍作兩截,犯人不會一下子就死,斬完以後還會神智清醒,得過好一段時間才會斷氣,浮雕上的人臉扭曲,痛苦不堪,煞是恐怖。

二為車裂,浮雕上的人已經被五馬分屍開了,身首異處。

三為抽腸,鐵鉤入肛,腸已全出。

四為刈鼻,乃是兩個行刑的人將一個人捆綁,鼻子已經割下來的雕刻。

五為刖刑,浮雕的是一個被綁在十字架上,膝蓋骨被剜去了的犯人。

六為脫皮,場景乃是犯人被綁在座椅上,頭頂開了個十字形口子,兩個行刑者正拿著水銀往裡面灌。

七為炮烙,銅柱炮烙活人。

八為凌遲,刑官正在一刀刀的割掉犯人的肉。

九便是進來這裡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