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山坡上依舊鬱鬱蔥蔥,長滿了樹木。

怎麼看這個地方都不像存在崖棺。

崖棺,顧名思義,就是在懸崖上的棺材。

它的選址一般都在峭壁上,和懸棺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不過懸棺大多是在峭壁上面邊上支撐架子,然後把棺材放在支撐架子上面。

但是崖棺更顯豐富。

根據劉海的描述,蕭志昂更願意稱呼它為崖緣葬。

崖緣葬就是指懸崖峭壁的邊緣。

這種安葬的方法是將死者安放在懸崖峭壁上的天然崖縫中,或者安放在由天然岩石層理自然形成的狹長平臺形狀的崖陰和崖墩上。當我們在懸崖峭壁的下面翹首仰望時,這些木棺基本上都可以看得見。

當然,它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這些崖縫和崖墩有的也要稍微加以填塞、架木和修整,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能更好地放置木棺。

可是不管是懸棺還是崖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放置棺木的地方必定是陡峭的崖壁。

而面前這地方,都是坡地,怎麼可能有崖棺?

當然帶路的小兵也不知道我的心中所想。蕭志昂只是跟著他左穿右穿,很快就來到一個小山洞面前。

“這裡面?”蕭志昂看著這個黑黝黝的小山洞,不確定的問了一句。

“對,穿過去就是了。”幾個帶路的小兵似乎已經來過好幾次。

這個小山洞不長,大概也就1公里吧。

走了大概半個小時,面前隱隱約約出現了一束光。

看來出口已經到了。

本來吧,蕭志昂是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可是沒想到出了山洞,眼前的那一幕還是把蕭志昂給震到了。

這什麼地方啊?

他就像一個筒子,四周都是垂直的山壁。

說起來是筒子,但蕭志昂更願意把它稱作為缸。

還是一個倒立的缸。

抬頭向上望去密密麻麻的巖縫中全是棺材。

正的,反的,豎著,斜著,毫無規律的擺放在巖縫中。

粗略看了一下,沒有上千具也有九百具吧。而由於峭壁上面的土壤少的可憐,所以幾乎看不到任何的綠植。

“那個紅根草就在這些縫隙上面。”帶路的小兵指了指頭上的峭壁。“但由於那些紅根草出現的時間不固定,所以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什麼時候沒有。”

“那你們以前怎麼不專門安排人在這守著呢?”谷豐問,這樣一旦有紅根草出現,就可以立馬把它摘下來呀。

“你看見前面那個草屋沒有?”帶路的小兵指了指前方。

確實前面有一個茅草屋,不過看起來已經荒廢了很久。

“我們曾經專門安排有人在這守著,可是這個地方太邪門了。守在這兒的人總是莫名其妙的死亡。”

總是莫名其妙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