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前去皖城(第1/4頁)
章節報錯
時間來到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正月,全國各地黃巾軍陸續被朝廷派出的軍隊擊潰。
黃巾軍的三位精神領袖,張角病死,張梁、張寶兵敗身亡後,黃巾軍之亂算是暫時平息,數萬黃巾軍被朝廷軍殺了屍橫遍野,整條黃河都浮著數以萬計屍體。
由於朝廷軍隊大破黃巾軍後,即刻班師回朝領賞,放任黃巾軍屍首曝屍荒野孳養病媒,以致今年正月時大疫開始在全國各地蔓延,各地都傳出有人染疫重病不起、甚至死亡。
全國百姓都在大疫的籠罩下愁雲慘霧渡過春節,也包含周瑜所居住廬江郡。
在舒縣黃巾軍平定後,廬江郡內許多地方都開始組織義軍自保,紛紛找上週瑜的鐵匠鋪打造兵器,使周瑜的鐵匠鋪收到數量龐大的訂單,於是周瑜將落腳村的鐵匠鋪擴張,加置三個新的鑄造爐,並加聘五名鐵匠學徒,以應付大量的兵器訂單。
周瑜的牧場生意也是蒸蒸日上,光是周尚幫他從外地運來馬匹,總和超過四百匹以上,馬匹都銷售一空,客源是廬江郡和九江郡小康百姓。
現在周瑜的牧場只剩牛隻,沒有馬匹,而牧場的牛隻也在出租經營模式下,全部獲利回本。
周瑜的經營獲利,讓舒縣商人看得眼紅,悔恨自己太過膽小,以致沒有出手錯過商機。
不過真正讓周瑜聲名遠播的是他的酒莊。在去年秋天時,周瑜收到落腳村人民上繳給他的稻米,足足有三千石。
周瑜將兩千石賣出換錢,剩下一千石周瑜採取老胡的建議,將這些米搭配附近的龍舒水釀酒,其釀製手法和所需要的釀製器具,都是聽從老胡指示。
周瑜把鐵匠鋪隔壁的木材行,改建置酒莊,開始釀起酒來,先是將米和龍舒水透過蒸煮鍋煮成米醪,在將米醪放進發酵槽發酵,透過蒸餾裝置將酒給蒸餾出來,將蒸餾裝置蒸餾出酒水裝滿一個罈子。
當第一罈酒生產出來後,老胡試了一口,然後直接將壇內的酒水一飲而盡,醉倒在地上。
在酒莊開始運作後,周瑜就將釀出來的酒,交給叔父周尚去兜售,因為周尚在江東吳縣的丈人陸家受到黃巾之亂影響,使周尚一家失去陸家的經濟援助,而周尚的夫人卻無動於衷,繼續過著奢糜生活,這讓周尚苦不堪言,所以周瑜想讓周尚靠賣這些酒減輕家裡開銷經濟負荷。
雖然周瑜的三個產業蒸蒸日上,但他面臨一個困境,就是上流缺乏原物料,不管是鐵還是稻米,供貨都相當吃緊,已經快缺貨地步,保守估計過了二月就沒鐵可打,沒米可釀酒。
周瑜去請求叔父周尚的協助,周尚給他一個建議,在舒縣的西南方一百公里遠的皖縣,那裡盛產鐵和稻米,正是周瑜最想要的東西。
不過周尚未曾那裡做過買賣,只知在皖城裡有位喬姓富商,掌握那裡的鐵和稻米買賣,可以帶錢去向他購買。
周瑜為了事業長久地將來,決定要出一趟遠門,希望這次能跟喬姓富商談長期合作。
周瑜在安頓好自己的產業後,帶著一萬錢、五百斤白銀和一百斤黃金,搭上週尚的馬車前往皖縣。
周尚還僱了八名城裡的義軍騎馬相隨,以保護他們叔侄的財產生命安全,畢竟各地還是有黃巾賊的餘孽作亂,尤其是在城外偏僻的地方躲藏,只要見人勢單力薄,那些賊人就會從躲藏處出來行搶殺人。
周尚的馬車在卯初(05:00)時從舒城出發,沿途經過桐城時,周尚選在那休息的一會後,再繼續前行。
時間來到酉正時(18:00)時,周尚的馬車駛進到的皖縣皖城裡,由於皖城規模比舒城小一些,所以即刻就找喬姓富商的商行,不過商行已經關門,但門口隙縫有傳出微弱燭光,代表屋內有人。
周尚和周瑜下了馬車,八名義軍隨員下來保護車內銀兩,周尚和周瑜走到商行門口後,周尚敲門。
此時一位掌櫃將門開啟門說
“你們是?”
周尚很客氣的跟掌櫃說
“我們有事來到喬東家,可否引見!”
“請跟我來!”
掌櫃帶周尚和周瑜走進了商行。
走到商行的底部開啟一扇門來到喬姓富商內院,周瑜發現喬姓富商的宅邸比舒城的周府還大,比他叔父周尚的莊園還豪華。
掌櫃帶他們叔侄倆走上一段路後,來到喬府大廳的門口,掌櫃開啟門把他們叔侄帶到大廳內。
這時大廳的主為上坐著一名四十多歲的壯年男子,男子臉龐清秀中等身材他就是喬姓富商人稱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