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義結金蘭(第2/3頁)
章節報錯
“擇日不如撞日,我們這就結拜為異姓兄弟,我比你年長一個月,就當你的兄長,你看這樣如何!”
“正合我意,從今日起你就是我周瑜的兄長,兄長請受我周瑜一拜。”周瑜起身來到孫策面前行大禮,周瑜被孫策扶起身後,孫策向周瑜說
“從今日起,我們就是兄弟,以後若是你若是需要我這位兄長幫忙,不要客氣盡管開口!”
“若是兄長用得上我周瑜的話,也要儘管開口,我一定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周瑜答應和孫策結拜主要是孫策有著行俠仗義之心,即便將來世道再艱苦,
孫策也不會淪為賊寇,他也知道孫策很有本事,將來承接孫堅的衣缽,一定是大有可為,
不是能做到州牧,就是能做到刺史,也一定會被朝廷加封將軍的頭銜,所以當孫策提出要和他結拜時,周瑜才會一口答應孫策,認孫策為兄長。
時間來到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三月初五日,獻帝的車駕到達長安城,先被安置在京兆尹的府上,等到宮殿整修完畢,才搬入宮中。
此時董卓還留在洛陽坐鎮,而長安朝堂上的大小事務都交由司徒王允負責。
王允在外補救缺失,在內為王室籌劃,很有大臣的風度,從天子到文武百官,都倚靠王允。
王允對董卓曲意逢迎,讓董卓一直信任王允,其實王允早就對董卓起的殺心,正在想法子除去董卓。
董卓從並、涼二州調來到數萬的鐵騎往洛陽的方向移動,以對抗關東聯軍,並令其部將東郡太守胡軫為大都護,
領騎督呂布及眾多步騎校督,還有部將華雄、徐榮、段煨和樊稠各自領兵往司隸邊界方向移動,以對抗關東聯軍。
董卓還濫用權力,徵招二十五萬民夫,在長安城以西兩百五十里處築城,這是一座屬於他自己的城池,不過卻是動用公家的資源。
而被徵招築城的民夫有許多都是剛從洛陽來的百姓,在他們剛到長安時,就被通知要去築城。
有些百姓收到要去築城訊息時,終於忍受不了,因為他們能從洛陽步行來到長安,
為了生存或多或少都會吃到人肉,否則根本沒有足夠的糧食渡過漫長的路途。
他們在步行途中只要誰倒下就吃誰,因此董賊的自私行為徹底引發民怨,有不少被通知要築城的百姓起身抵抗,
不過他們下場就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死,千名起事的百姓被處死後,被徵招的民夫都配合前去為董卓築城。
董卓因袁紹的關係,下令將袁氏一門滿門抄斬,包括袁紹的叔父太傅袁隗、袁術的大哥太僕袁基,
及其袁府男丁五十餘口,雖然袁氏一族被殺害,但是汝南袁氏底蘊依然存在,恰好讓袁紹撿了大便宜,
袁紹自命為汝南袁氏宗族族長,接獲袁氏在汝南的資源,這讓袁術得知此事後就開始對袁紹感到不滿。
當關東聯軍盟主袁紹獲知此事時,對董卓和其底下的部將,率領軍集結洛陽時,
感到心生畏懼,在得知董卓從並、涼二州調來到數萬的鐵騎,不久後就會到達時,袁紹已經不知所措。
此時的曹操自告奮勇,帶領他底下所有計程車兵出戰,而張邈撥出部分軍隊,派部將衛茲率領,隨曹操一同進軍。
曹操和衛茲的軍隊進軍到經洛陽途中的重要補給站滎陽治下的汴河,在那裡遭遇徐榮率領的敵軍。
雙方經過一日激戰,雜牌聯軍根本不是一般正規軍隊的對手。
曹操和衛茲的軍隊慘敗,死傷甚多,衛茲、鮑韜陣亡,鮑信負傷。此外,曹操中箭負傷,
他的馬匹同樣中箭受傷,要不是他的堂弟曹洪把自己的馬匹讓給他撤離現場,恐怕他也可能遭遇不測。
徐榮想趁勝追擊進攻酸棗的聯軍,但徐榮觀察到曹操軍即使人數上處於劣勢也激戰了一個白天,
設想攻酸棗和這樣的一群人作戰,恐怕想贏是件艱難的事,於是徐榮放棄進攻,當下撤回滎陽的駐守地方。
負傷的曹操回到酸棗後,見到各路諸侯的人馬十多萬人,每天只是喝酒聚會,沒人圖謀進取,
曹操先是譴責這些諸侯,後又為這些諸侯擬定作戰策略,可沒有諸侯採納曹操的策略,
因為和董卓的部隊作戰會消減兵力,等於削弱自身的實力,因此沒人採納,於是心灰意冷的曹操最先率部下離開。
在曹操離開以後,駐紮在酸棗的諸侯,在糧食吃盡後,兵眾四散,開始起了內鬨,演變成部隊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