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測驗兵丁(第2/3頁)
章節報錯
只是袁術的母親是正室夫人,因此袁術在宗族裡的地位是嫡子,與此相比袁紹的母親只是袁府的婢女而已,
所以袁紹在宗族裡身份是庶子,但是袁紹被過繼給他死去的大伯袁成當子嗣,於是袁術和袁紹就變成堂兄弟。
袁術還有一位大哥袁基,官拜九卿之一太僕,並襲得安國亭侯爵位,此外袁術還有一位叔父袁隗,官拜太傅,
其權利位在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上,稱之上公。
董卓就是看中朝廷有袁基和袁隗這兩人在,料定袁術不敢造反,可以放心把大軍交給袁術指揮,
讓袁術帶領大軍前往河東去和白波賊交戰,並加派曹操作為參軍輔佐袁術,如此一來剿滅白波賊寇指日可待。
時間來到永漢元年(公元189年)十一月底,周瑜底下的兵丁,經過周瑜兩個月的調教洗禮後已全脫胎換骨,
每位兵丁都有屬於自己的崗位,編制數量達也已達千人。
周瑜將底下的兵丁分成三等,
一等為先鋒,有一百人,身著襦鎧,一手持戰戟,另一手持鐵盾。
二等為正規,七百人,有三百人,身著兩當鎧和手持戰戟,剩下四百人持弓箭並身上配置一把短劍。
三等為後勤,有兩百人,身上只配置一把短劍而已。
周瑜在這三等兵丁裡頭,挑選出三位最出色的兵丁成為主要代表,並在每十名兵丁之中,提拔較出色的兵丁成為小幹部。
周瑜所挑選出來的幹部都是經過深思熟慮,而且在分成三等兵不是以優劣區分,
而是已背景經歷和考核的成績,挑選兵丁合適的位置,每一兵丁的安排都是有跡可循,
譬如若是家中獨子且沒有後代的話,即使是表現的再優秀,周瑜也不會把他排在先鋒軍裡面。
周瑜除了要求兵丁恪守軍規之外,還要求兵丁們的綜合作戰能力,每日都會給兵丁們安排訓練專案,並且每日下午的集合後,周瑜親自訓練兵丁列陣。
周瑜所佈下的圓、方二形之陣,是出自於孫臏兵法的書卷上,這兩的陣型算是最基礎的陣型,
也是最實用的陣型,若是遇上作戰時,周瑜能靠這兩個陣行,將兵丁們的作戰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
至於兵法書上介紹其他的陣型,周瑜認為以目前的情況還用不著,所以周瑜沒有指導兵丁排列其他陣形。
自從周瑜從洛陽回來後,白天都軍營裡操練士兵,往上則是回到府上謄寫書卷,由於所需的時間緊迫,
只能其底下經營的事業,連同宗族經營的產業,交由他的叔父周尚打理,如今的周瑜對底下產業只關心收益,不介入事業經營。
今日是十一月的最後一天,一輛四馬並駕的馬車停靠周府門口,這輛是周尚的馬車,
是周瑜跟他借了,馬車上載滿書卷和金銀器物,其中的書卷都是夫子生前送給他的,只是礙於是些陪葬品,所以周瑜想物歸原主。
這月初蔣幹有來舒城找周瑜,周瑜和蔣幹一同騎馬去到陰陵,徵求官府同意,周瑜開始著手重修虞姬墓,
先是聽從蔣幹建議,找來當地的修墓的匠人,花費三萬錢重修虞姬墓。
周瑜也在修墓匠人介紹下找到專門製造棺槨的匠人,花了六萬錢訂製后妃專用的棺槨,
之後周瑜還找了木匠花了一萬八千錢,雕塑一座虞姬木身,其主要是為讓棺槨內的遺體更加完善。
一切就緒後周瑜回到官府協議日期,最後選在十二月第一日,官府會派人重新安葬虞姬屍首,
而周瑜只需在十二月前,將陪葬品送至要安葬的墓地即可。
因此周瑜從陰陵回到廬江,開始花錢張羅,最後準備一百八十枚餅金、六樣銀製器物、
十二樣珠寶首飾、十八幅字畫、二十四件華麗的女性衣裳,及當初獲得的書卷全都充當成陪葬品。
這些陪葬品讓周瑜花了八十多萬錢,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掩飾陪葬書卷,畢竟虞姬算是赫赫有名歷史人物,總不能草率安葬。
周瑜重修虞姬墓的事,讓他的叔父周尚覺得莫名其妙,因為周瑜平時都是省吃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