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前去長安(第2/3頁)
章節報錯
“請叔父承接周宗氏族族長之位。”
“為何?”
“娘只剩不到一年時間,我想去一趟長安找爹,讓他回來見娘最後一面,讓娘可以安心離開。”
“這怎麼可能,以目前的情況,你要怎麼去長安,你還是打消這念頭,留下來陪陪你娘。”
“雖然路途可能會不平靜,不過侄兒心意已決,請叔父莫要再勸。”
“你有本事,我就不攔你,至於族長之位,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給人,周忠伯父會認命你為族長,就代表你有一定的本事,記住這句話可不要隨隨便便再說出口,不過你去到長安的那段時間,我會好好的打理舒城裡的一切,你和你可是要和你爹平平安安地回來舒城,到時我要和你爹好好討論你的終生大事。”
“侄兒會了!還請叔父不要將此事告訴我娘,以免她擔心!”
“萬一她向我問起,我該怎麼做?”
“就說侄兒去到壽縣那裡,想在那地方圖個發展!”
“好吧!不過長安路途遙遠,沒兩三個月是無法來回了,路途上你可要多加註意才行。”
“侄兒會了,要是侄兒不在,太守大人要調動城外的兵丁,配回他調動就行!”
“如今這裡還算太平,應該不會有甚麼戰事,我看瑜兒多慮了。”
“侄兒也希望如此,不過各地都還在戰亂,也很難保證會有揚州這裡不會有軍隊入侵。”
“的確,這地方若是出現戰事,太守陸康應該會調派城外的兵丁守獲這裡。”
“可惜陸康大人已經年邁,很難有當年之勇,若是真的有諸侯帶兵攻打這裡,失守也只是時間早晚的事。”
“萬一這樣我們怎麼辦,要怎麼做才能保我們安全無虞。”
“若是揚州淪陷,九江郡是首當其衝,到時我們恐怕要主動去跟對方交好,對方開出的要求視情況滿足他,若不行也口頭允諾,爭取時間逃離這裡,如此一來即便廬江淪陷,我們能自保無虞,若是對方倒臺,我們馬上跟他切割,我們也能安全無虞。”
“瑜兒果然看了非常透徹,不如在說說,如今這天下大亂,群雄割據,誰有可能成為最大的贏家。”
“在這個世道上,沒有贏家,只有輸家,不管最後是誰平定天下,在這戰亂的過程中,只有百姓遭殃而已,因為百姓淪為諸侯們的鬥爭工具。”
“你說的或許沒錯,幾場戰役下來,人民死傷無數,沒有人可以成為贏家,這一切都要歸咎於董卓,要不是他,我們周家和許多百姓也不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的確他是罪魁禍首,不過這也是前兩任的荒唐無能的皇帝所引起了,尤其是靈帝,要不是他寵信宦官和外戚,死後董卓也不會趁勢崛起。當年舒縣的黃巾之亂也要歸咎於靈帝的無能。”
“以你的本事,將來的前途一定是無可限量,到時你會怎麼做,要不讓自己成為雄霸一方的諸侯。」
“這事要講求天時地利人和,要掌握這三要素。而我們周家的現況早已無力成為一方諸侯,即便再過十年,二十年也是如此,只能依附在一方諸侯底下求生存。”
“那你將來想依附在哪一方諸侯。”
“此事還是不一定,不過我相信孫策的能力,不出十年,他定能獨霸一方,到時可依附在他那。”
“孫堅的舊部在袁術底下,他怎麼可能獨霸一方,況且他人在丹陽那裡,照常理來判斷他很難有機會崛起,因為袁術不會給他崛起的機會,他最多成為袁術麾下的一名將領而已。”
“時間能證陰一切,侄兒相信孫策將來的成就會比他的父親孫堅還要高。”
“這也以後才知道,那你什麼時候要去長安?”
“這事不能再拖,孃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侄兒早已準備好,打算近日起程。”
“這們快,難道你不再考慮一下,說真了,現在的情勢,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待在這裡,司隸那裡是難以想象的荒唐。”
“叔父就別再勸侄兒,即便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侄兒也要拚了命去到長安,侄兒一定要在娘離開前,讓她和爹倆人再見上一面。”
“好吧!昨日的說媒之人還在我的府上,還得要回去給他一個交代,那我就先告辭!”